课件编号16238098

6 画 教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次 大小:477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教案
  • cover
6 画(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 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 个字。(教学重点)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 个生字和走之1个偏旁。会写“水、去”等4 个字。(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准备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补充资料、图片、视频等 教学课时 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 通过偏旁归类、反义词识字等方法,认识“远、有”等10个生字和偏旁 走之,正确书写“水、去”2个字。 2. 能正确朗读古诗,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古诗的大意。 教学过程 Ⅰ 出示课文插图,导入新课 1. 观察课文中的山水画:小朋友们,画上都有什么?(山、水、花、鸟) 2. 过渡:关于这幅画,有人给它题了一首诗,名字叫作《画》,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吧!(板书:画) 3. 教师逐句范读古诗。 Ⅱ 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 课件出示朗读视频。学生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 学生初读。要求:自由朗读课文,努力读准字音。 注意读准平舌音“色”,翘舌音“声”,前鼻音“近”,后鼻音“听”。 3. 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指名读。 4. 初读感知:课文主要介绍了哪几种景物?(山、水、花、鸟,教师相机板书) Ⅲ 归类识字,了解诗意 1. 找出诗中的反义词,识字学古诗。 (1)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3组反义词:远—近;有—无;去—来。 (2)运用反义词,联系画面情境说话,理解反义词以及古诗的意思。 古诗大意:远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却听不到水流的声音。春天过去了,花儿却常开不败,人走过来,鸟儿却没有被惊动。 (3)把反义词放回古诗里读一读。 2. 找出诗中同偏旁的生字,识字学古诗。 (1)认识偏旁走之(辶)。 ①课件出示“远—近”。 提问:这是一组反义词,它们有共同点,你能找出来吗?(都有偏旁“辶”) ②出示新偏旁走之(辶)。 提示:走之下面的捺像是奔走中的人的腿,含有走之这个偏旁的字表达的意思多数和走路有关。(板书:走之:辶) (2)引导:这首古诗里还有一个字也带有走之,圈出来读一读。 课件出示生字“还”。 识记生字:用上加一加 (走之加“不”) 或者换一换(“远”的“元”换成“不”) 的方法。 3. 自主合作,多种方法识字学古诗。 (1)课件出示生字“色、听、声”。 (2)听读找生字。教师读某个生字,学生在古诗中找到并在这个生字下面打上五角星,最后大声朗读带有这个生字的诗句。 (3) 开火车认读3个生字并组词。 Ⅳ 学习“会写字” 1. 学习生字“水、去”。 观察生字的书写特点,交流。 2. 指导书写。 水:第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上。第二笔横撇不要写成两笔,转折处不与竖钩相连。而第三笔和第四笔不能写成一笔。 去:第三笔为长横,在横中线上。第四笔撇折,在田字格中间起笔。 3.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评选出书写正确、规范的字,全班展示,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设计意图】对会写字的教学,本着一看、二写、三对照的方法,有效地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方法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 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认识了生字、新词,学写了生字,还发现了课文是一首诗歌性质的谜语。 5. 课后作业:建议完成第1课时中的练习题。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 正确书写生字“来、不”。 2. 背诵古诗。图文结合,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过程 Ⅰ 复习上节课所学,导入新课 1. 复习上节课所学习的字。 (1)课件出示生字,指名读,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三组反义词:远—近、有—无、来—去。男女生读。 2. 指名读古诗《画》。 Ⅱ 结合生活,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