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241490

16 朱德的扁担(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4次 大小:95096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朱德,扁担,课件,2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朱德的扁担 学习目标 1.学会正确认读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 3.让学生感受革命领导人以身作则、与战士同甘共苦的高贵品质。 激趣导入 这是什么?? 扁担。扁担是 扁圆长条形挑、抬物品的竹木用具,扁担有用木制的,也有用竹做的。无论采自深山老林的杂木,还是取之峡谷山涧的毛竹,其外形一般都是简朴自然:直挺挺的,不枝不蔓,酷似一个简简单单的"一"字。 但也有两头上翘,形似"月牙"的翘扁担。翘扁担据说挑东西比较省力,但掌控须要一定的技巧,否则在使用时就容易翻转过来,为了防止翻转,有的翘扁担又在一头装上一块短木板,叫做扁担的"马", 扁担是生产生活中的用具之一,尤其是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依旧是搬运货物的便捷有效的工具! 朱德(1886~1976):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创建人和领导人。字玉阶,四川仪陇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在参与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中,为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伟大历史任务作了巨大努力。主要著作编入《朱德选集》。 我会认 zhū dé biǎn dàn zhì dǒu zhēng zhàng wǔ nán téng liào 朱 德 扁 担 志 伍 陡 难 争 仗 疼 料 泽 zé 敬 jìng 敌 dí 我 来 认 生 字 dàn 担 zhì 志 wǔ 伍 jūn 军 zhàn 战 shì 士 师 shī bi n 扁 会写的字 研究: 敬爱: 不料: 越发: 钻研;探索。 造句:朱德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 尊敬热爱。 造句:人们都敬爱朱德同志。 没想到,没有预先料到。 造句:刚才天还很好,不料竟下起雨来了。 更加。 造句:过了清明,天气越发暖和了。 理解词语 大声读好下面的词语 朱德 井冈山 会师 围攻 储备 藏起来 足够 茅坪 山高路陡 斗笠 草鞋 爬山 翻山越岭 劝说 必须 坚守 学习词语 朱 zhū 识字方法 “朱”解释为“赤心木”。《山海经》:“有树赤皮支干,青叶,名曰:朱木。因为这种树是红色的,所以“朱”指“红色”。 扁 担 biǎn dàn 扁担 扁平 造句:妈妈小时候用扁担担过水。 重担 担子 造句:他从小就担负起了生活的重担。 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这篇课文主要写( )同志带领队伍到( )跟( )会师后,和( )一道到山下五六十里的茅坪( )。 朱德 井冈山 战士们 挑粮食 毛泽东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1928年。 历史背景介绍: 1927年,毛主席带领红军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1928年4月,朱德同志带领一支红军上井冈山,与毛主席的部队会合了。井冈山时期的生活十分艰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红军战士开始了自耕自种的生活。后来,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自产的粮食不够,且盐、油等都十分紧缺),红军决定到山下六十多里地外的茅坪去挑粮食,顺道打探一些消息,带点盐、油之类的生活必需品回来。 1.朱德用这根扁担干什么用? 2.为什么需要挑粮上山? 挑粮上山。 由于敌军严密封锁,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所需的食盐、布匹、药材和粮食奇缺,红军官兵的生活十分困难。 为了解决吃饭问题,红军发起了下山挑粮运动。 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 朗读首句时要暗含喜悦,以突出两支队伍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朗读画线句子时,要重读强调,突出井冈山根据地当时的严峻形势。 “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中的“常常”说明了什么? 挑粮的次数多。 他们要去哪挑粮呢? 宁冈茅坪。 到茅坪的距离是多少呢? 来回有五六十里。 1里=500米(五六十里的山路大概就是天亮出发,天黑才能回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