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456730

统编版语文四下第三单元整体备课规划设计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97次 大小:122521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统编,语文,四下,第三,单元,整体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诗歌的世界 主备教师: 【单元整体分析】 (一)课标分析 1.会识字,使用字典、词典,能熟练书写正楷字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留心事物,勤于表达。能把内容写清楚、具体。 4.用普通话交谈,认真倾听,清楚表达。 5.开展讨论,运用语文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二)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诗歌的世界”,语文要素阅读层面是“初步了解现代诗的一些特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无习作层面的语文要素,但有综合性学习层面的语文要素,即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办诗歌朗诵会。 本单元教材安排了3篇精读课文《短诗三首》《绿》《白桦》和1篇略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 关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首先,从课后习题来看,每篇课文的课后题都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要求,其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来学习诗歌,在反复朗读中体会诗歌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及具有节奏感”的特点。其次,每篇课文还有具体的要求:精读课文《短诗三首》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饱含真挚情感”的特点;《绿》一文旨在引导学生体会诗歌具有“诗人独特的感受及丰富的想象”的特点;《白棒》一文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诗歌分行表达的形式特点,并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略读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旨在引导学生从读诗歌到理解诗歌,再到尝试写诗歌,即从阅读、理解到表达和运用,体现了语文能力的逐步提升和深化。 需要注意的是,反复手法是构成诗歌具有鲜明节奏感的重要手段,因此要关注诗歌中反复出现的字词、句式或段落,通过抓住反复词句,展开想象,感受诗歌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本单元教材没有再单设习作和“口语交际”,但安排了“轻叩诗歌大门”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本单元综合性学习的要求是“根据需要收集资料,初步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活动可以结合单元课文教学中学生收集到的诗歌,自己创作的诗歌,进行资料的整理、分享和交流,通过合作编小诗集,举办诗歌朗诵会等活动,进一步了解诗歌,感受诗歌的魅力。 1.学情分析 这几首短诗构思新颖奇特,音调自然和谐,语言明丽清新,但由于四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刚刚接触现代诗,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句子易,明思想难。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以诵读为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开联想,进入诗的情境。 2.丛书分析 针对本单元教材,“语文主题学习”丛书四年级下册2《唱响爱之歌》安排了“诗韵飘香”这一专题,其中包含“范文阅读”“组文阅读”“自由阅读”3个模块。具体内容见下表 丛书内容 教材内容 范文阅读 《飞鸟集》《睡吧,小小的人》《绿叶》《秋色》《稠李树》《古松》《雨景》《寻梦者》 《短诗三首》《绿》《白桦》《在天晴了的时候》 组文阅读 《树的感觉》《海风的颜色》《小草》《这是一个坏天气》 自由阅读(一)(二) 《水仙》《小花的信念》 在“范文阅读”中,第1、2首诗歌对应课文《短诗三首》,这两首诗歌情感丰富细腻,通过赏析,可以体会“诗歌饱含直挚情感”的特点;第3、4首诗歌对应课文《绿》,这两首诗歌融入了作者丰富的联想,通过赏析,可以感受诗歌具有“诗人独特的感受及丰富的想象”的特点;第5、6首诗歌对应课文《白桦》,这两首诗歌形式特点鲜明,可以使学生了解诗歌分行表达的形式特点,并引导学生学习收集资料的方法;第7、8首诗歌对应课文《在天晴了的时候》,这两首诗歌题材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和体验,进行诗歌创造,即学用诗歌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 本专题还安排了“组文阅读”模块,有《树的感觉》《海风的颜色》《小草》《这是一个坏天气……》等4篇文章。“组文阅读”模块的使用在于进一步运用精读诗歌中学到的阅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