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整本导读 一、导入: 每个人都有他的童年往事,快乐也好,心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旷神怡的最深刻的记忆。 ———冰心 二、走进呼兰河 1、《呼兰河传》语言特色:简单童稚、自由灵动、充满深情 第三章节选:“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一首诗,我很喜欢,我一念到第二句,“处处闻啼鸟” 那“处处”两字,我就高兴起来了。觉得这首诗,实在是好,真好听,“处处”该多好听。(简单自由,是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 还有一首我更喜欢的:“重重叠叠上楼台,几度呼童扫不开。 刚被太阳收拾去,又为明月送将来。”就这“几度呼童扫不开”,我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就念成西沥忽通扫不开。(充满童趣,仿佛出现不知其意,跟着祖父读书的小女孩。)越念越觉得好听,越念越有趣味。 每当客人来了,祖父总是呼我念诗的,我就总喜念这一首。 那客人不知听懂了与否,只是点头说好。 课后阅读链接:呼兰河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八十,就死了。(对祖父的不舍、对祖父的爱)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老主人死了,小主人逃荒去了(沧桑感、失落感)。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匹马来,一会儿工夫变出一只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排比句,简单自由,充满画面感) 以上我所写的并没有什么优美的故事,只因它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却(重复表现萧红对故乡对童年的默默深情),就记在这里了。 2、《呼兰河传》人物形象: 祖父:慈祥、疼爱孙女 为什么在小说第三章要写那么多与祖父相关的片段呢? 表达祖父对自己的疼爱,表达她对祖父的怀念,表达她对童年的回忆。 阅读方法一:带着问题去读书 阅读小说最大的乐趣就是邂逅各式各样的人 小团圆媳妇: 她的头发又黑又长(健康),梳着很大的辫子,普通姑娘们都是到腰间那么长,而她的辫子竟快到膝间了。她脸长得黑乎乎(健康)的,笑呵呵(活泼)的。院子里的人,看过老胡家的团圓媳妇之后,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不过都说太大方了,不像个团圆媳妇了。 初次见面:健康、活泼、大方 第二天小团圆媳妇昏昏沉沉地睡了一天,第三天,第四天,也都是昏昏沉沉地睡着,眼睛似睁非睁的,留着一条小缝,从小缝里边露着白眼珠。(临终前的小团圆媳妇) 为什么呢?(读一读第五章中的两个片段) “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那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我只打了她一个多月,虽然说我打得狠了一点,可是不狠那能够规矩出一个好人来。我也是不愿意狠打她的,打得连喊带叫的,我是为她着想,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青子给她擦上了。也没有肿得怎样高,也就是十天半月地就好。” 这是小团圆媳妇的婆婆说的话 果然的,小团圆媳妇一被抬到大缸里去,被热水一烫,就又大声的怪叫了起来,一边叫着一边还伸出手来把着缸沿想要跳出来。这时候,浇水的浇水,按头的按头,总算让大家压服又把她昏倒在缸底里了。 这是老胡家听信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来治病。 提出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