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6725478

5七律·长征同步练习(有答案)

日期:2024-06-24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2次 大小:403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七律,长征,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部编版六上语文 第一单元 5七律·长征 拼写 看拼音,写词语。 填空 根据意思写出词语。 (1) 形容山无数,水无数,隐含着困难多、艰险多。 (2) 平平常常的。 (3) 弯弯曲曲连绵不断的样子。 (4) 气势雄伟,指山势高大、险峻。 (5) 小浪花。 (6) 全都喜笑颜开。 填空 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 (1)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2)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3)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填空 填空。 (1) 《七律·长征》是 在长征胜利结束时写下的一首 律诗。全诗生动地概述了 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 和 精神。 (2) 1934 年 10 月,共产党领导的中央主力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剿”,进行长征。其间经过 、 、 、 、 、 等多地,突破国民党的围追堵截,翻越 座大山,跨过 条大河,历尽险阻,于 年 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单选 下列对《七律·长征》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写得极有气势。在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在内容上充分显示了红军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时也为全篇定下轻快豪迈的感情基调。 B.诗的颔联描写红军翻山越岭,紧承首联的“千山”一词,先具体描写山,形象地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经过无数座崇山峻岭。 C.诗的颈联描写红军渡江涉水,扣“万水”来写,一个“暖”字、一个“寒”字巧妙地交代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的这两场战斗的时令。 D.诗的尾联,是全诗的高潮,“喜”包含了越过岷山,就最后脱离了长征途中最艰苦的雪山草地,开始了新局面的欣喜,也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意思。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阅读《忆秦娥·娄山关》,完成练习。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 “忆秦娥”是 ,“娄山关”是词的 。这首词生动地插写了当年红军指战员从 出发到 结束战斗的动人情景。 (2) “ , ”,道出了毛泽东对中国革命道路的冷静思索,表明党和红军历经艰难曲折,跨过生死攸关的转折之后,由此踏上了新的征程。 (3) 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句。 i 凛冽的西风正猛烈地吹着,大雁鸣霜,晓月当空。 ii 晓月当空,马蹄声零碎而又纷杂,军号声声沉郁低回。 iii 不要说群山起伏像铁般难以逾越,而今让我们重振旗鼓向前。 iv 重振旗鼓向前,茫茫青山如大海,夕阳光华赤如血。 答案 1. 【答案】铁索;云崖;渡河;规律 2. 【答案】 (1) 万水千山。 (2) 等闲。 (3) 逶迤。 (4) 磅礴。 (5) 细浪。 (6) 尽开颜。 3. 【答案】 (1) 五岭山脉那样高低起伏,绵延不绝,可在红军眼里不过像翻腾着的细小波浪;乌蒙山那样高大雄伟,气势磅礴,可在红军看来,不过像在脚下滚动的泥丸。 (2) 金沙江两岸悬崖峭壁,湍急的流水拍击着两岸高耸入云的山崖,给人以温暖的感受;大渡河上的泸定桥横跨东西两岸,只剩下十几根铁索,使人感到深深的寒意。 (3) 更使红军欣喜的是翻过了千里白雪皑皑的岷山,人人心情形朗,个个笑逐颜开。 4. 【答案】 (1) 毛泽东;七言;二万五千;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 (2) 福建;江西;广东;湖南;广西;贵州;18;24;1935;10 5. 【答案】C 6. 【答案】 (1) 词牌名;题目;拂晓;傍晚 (2)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3) i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ii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iii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iv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