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180352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85次 大小:99823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综合自检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弯曲(qū) B.归还(huán) C.哄笑(hǒng)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朝水 习俗 填补 鹅卵石 B.沸腾 横贯 稻穗 摇摇欲坠 C.滚动 静寂 入眠 剪秋萝 D.恢复 斜阳 逐渐 半明半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太阳从水天相接的地方缓缓地升起来。 B.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漫天卷地而来。 C.在台上,李丽千姿百态的神情让人捧腹大笑。 D.数十只海鸥在天空中盘旋,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4.下面句子表达的意思与其它三项不同的是(  ) A.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B.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吗? C.钱塘江大潮怎么可能是天下奇观呢? D.钱塘江大潮真是天下奇观呀! 5.《繁星》一课,重点写了作者在什么地方看到的景象?( ) A.海上 B.飞机上 C.菜园 D.庭院里 6.有时候我们遇到问题百思不得其解,突然有了灵感,这真是( ) A.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B.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C.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二、填空题 7.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扁 ( ) ( ) 哄 ( ) ( ) 旋 ( ) ( ) 8.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悲惨———( ) 喧嚷———( ) 奇妙———( ) 敏锐———( ) 障碍———( ) 躲避———( ) 9.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月光    ( )的点苍山 ( )的花瓣 ( )地走着   甩得( )   悬着( ) 10.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 ( )崩( )裂 若( )若( ) 人山( )( ) 月光( )( ) 星群( )( ) 齐头( )( ) 11.课文回顾。 学完本单元课文,我们感受到了自然之美。我惊叹钱塘江大潮的 ;体会到了乡村月夜的 ;通过美丽星空下的点点繁星我感受到了作者的 。而诗人刘大白的 图和徐志摩笔下淘气的 ,不但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唯美,更体会到了诗人的情感。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并答题。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2.大潮一开始像 ,再近些就成了 ,更近些又像 。本段采用由 到 的顺序,展现了潮来时的壮观景象。 13.这段话从 和 两方面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并巧妙地运用 、 的修辞手法,使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景。 14.语言形象是本文的一大特点,请分析下面三个句子并填空。 ①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战马飞奔而来。 ②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飞奔而来 ③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句②与句①比,增加了词语“ ”“ ”,从数量和 两方面把浪潮写具体了;句③与句②比,又增加了词语“ ”“ ”更具体地突出了大潮来时的 。 15.用“ ”在文中画出与诗句“八月涛声吼地来,头高数丈触山回”描写的情景相同的句子。 课外阅读。 特殊的点名 刺耳的铃声急骤响起,马教授心头一震,随即用发颤的声音说道:“同学们,下课了!” 然而,同学们睁着大大的眼睛,目光聚集在他们敬爱的老师身上,谁也没有动。四年前,他们怀着无限的憧憬踏进校园,转眼就要毕业了。明天,他们将奔向各自的岗位。面对讲台上这位慈父般的老人,这位才华横溢而又平易近人的老专家,这位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教育事业的老教授,他们是多么想把时光留住片刻,和老教授多待一刻呀!怅然之中,他们每个人还意识到,只要这个班集体一解散,就意味着他们这一生再也难以相聚了。 马教授望着自己的学生们,喉结动了动,他很想再次宣布“同学们,下课了”,但嘴巴张了张,竟未能说出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