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课改版八年级全册《7.3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一 、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36分) 1.(3分)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都是吸热的是 A. 液化、凝固、凝华 B. 熔化、汽化、升华 C. 凝固、汽化、凝华 D. 升华、熔化、液化 2.(3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冰熔化过程中冰水混合物温度高于 B. 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由空气中水蒸气凝华而成 C. 通常采用降温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 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3.(3分)下列四种自然现象所对应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①冬天,屋檐下的冰柱;②夏天早上,草叶上的露珠;③深秋,树上的白霜;④冬天,窗户上的冰花. A. ②③ B. ①② C. ③④ D. ①④ 4.(3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吸热 B. 水在蒸发过程中要不断放热 C. 往豆浆中加糖,豆浆会变甜,这是熔化现象 D. 冰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5.(3分)百米赛跑时,终点记录员必需看到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比赛时的温度为 ,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A. 少了 B. 多了 C. 少了 D. 多了 6.(3分)某同学对以下四种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做了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 固态的碘受热后直接变成碘蒸气是汽化现象 B. 秋天的早晨草上有露珠出现是凝华现象 C. 北方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使菜不被冻坏 D. 秋天早晨的浓雾在太阳照射下很快消失是升华现象 7.(3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 被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 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更多的热量 8.(3分)如图所示是烧开水时的情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壶嘴周围的“白气”是水蒸气 B. “白气”是周围的空气液化形成的 C. “白气”是空气中原来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D. 壶嘴最近处没有“白气”是因为温度太高,水蒸气无法遇冷 9.(3分)小月同学认为生活中的现象出现原因不正确的是 A. 蝙蝠以很高的精确度确认目标是采用了回声定位法 B. 大象们是用次声波进行交流的 C. 击鼓时用力越大鼓面上的纸屑跳得越高说明音调与振幅有关 D. 冰块熔化时温度不变说明晶体的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10.(3分)在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医护人员会遇到护目镜“起雾”的现象,以下自然现象与“起雾”现象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A. 春天,冰雪消融 B. 夏天,地面上的积水一会儿就干了 C. 秋天的早晨,小草上露水的形成 D. 寒冷的冬天,窗玻璃上出现冰花 11.(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 B.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 C.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 D. 电冰箱是利用致冷物质迅速蒸发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 12.(3分)物态变化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初春,冰雪消融是汽化现象 B. 盛夏,雾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深秋,霜的出现是凝固现象 D. 严冬,冰雕变小是熔化现象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3.(7分)实验室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_____; 实验室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_____,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如图所示是停表的示意图,请观察后回答:(1)停表的量程是_____;(2)停表的分度值是_____;(3)图中停表的示数是_____。 14.(5分)填空题 下列物体的长度为_ _____;树叶的长度为_ _____。 在快速行驶的汽车里坐着的乘客和司机说他自己没有运动,这是以_____为参照物,而路边的人说乘客和司机是运动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