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273995

21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2179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古诗词,三首,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21《枫桥夜泊》教学设计 一、教学要求: 1、知识点: (1)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 (2)背诵古诗,默写古诗。 2、能力点:培养朗读能力、品诗析句能力,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3、德育渗透点:感受诗的自然美和语言艺术美。 二、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孤寂忧愁之情 三、教学难点:诗人为何而忧愁 四、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这座桥有个名字叫枫桥。在江南的水乡啊,像这样的桥,很多很多。但这座枫桥啊却因为一首诗而闻名遐迩。这一首诗就是(生齐读:枫桥夜泊)哎,请你再来读读看。(指名读题目)最后一个字是多音字,再读一下———枫桥夜泊。泊什么意思呢?(生:可能是停靠的意思。) 师:四个字把这一首诗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主要的事件都讲清楚了,谁来说说看。 生:是夜晚,地点是枫桥。(师:什么事情呢?)小船停靠在枫桥旁边。 师:四个字,把这三个问题都讲清楚了,我们一块儿再来读读看。预备起,枫桥夜泊。 二、新课教学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的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给读正确开始吧。 师:请一位同学来读给大家听听。 指名读,师评价:每一个字都读正确了,掌声献给他。 师:读这样的七言绝句,可以在适当的地方做一个停顿的。比如说四个字的后面月落乌啼,你们就可以接(生:霜满天。)江枫渔火(生:对愁眠。)我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来试试看啊。 师:现在同桌的两个人选择你们喜欢的合作读的方式读读看。 师:同桌的两个人都举手的,我才叫啊,你看看他们两个。好,有请你们两个为大家读读看怎么分工的。 生:他读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题目谁来读呢?题目,我们两个一起读。 师:还有不同的两个人的合作读的方式吗?(生一人读一句) 师:好了,现在咱们一块儿来认真地读一读这首诗。生齐读。 师:读了几遍了,张继的这一首诗大概写的是什么呀? 生:这篇文章主要写的是作者夜晚,在枫桥,用在小船停靠。他看见了很多枫叶,看到了霜满天。(师:除了写看到的还写了什么?)除了写看到的,还写听到的钟声。 师:其实就写了他在枫桥边看到的内容和听见的内容。所以,我简单地可以用这两个字来写一写。看到的就是他见到的,也就是所见,还有所闻。(师板书:见闻)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情景呢?这儿有一个学习提示,请你读给大家听听。 生:圈画出诗中作者看到的、听到的内容,想象诗句描写的景景象,说给同桌听听。 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首先交流一下你圈到的一些景物的内容。哪些是作者看见的? 生:作者看见了霜满天、江枫、渔火和寒山寺。 师:他圈了这四个。这寒山寺是在苏州的城外面的。作者,看不到,可以不圈,那么你就圈了几个。还有补充的吗? 生:还有月落乌啼。(师:嗯,乌啼是什么意思?)是乌鸦叫的声音。(师:乌鸦叫的声音是他看到的还是听到的。呃,这里乌啼应该是听到的,那么应该看到什么?应该看到月落。好,我们一个个来看看到的啊。第一个看到的是月亮落下去的情景,还看到了什么风声。也就看到了有霜的,还看到了什么啊,江枫渔火。这是看到的。听到了什么呢?) 生:他听到了乌啼和钟声。 师:这里面乌鸦的啼叫和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所以主要写了他在枫桥边的所见所闻。那究竟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刚才我们是碎片化的圈圈画画,谁能说给大家听听的? 生:作者看到了月落,看到了霜,看到了江枫和渔火,听到了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还有乌鸦的啼叫。 师:你还是把最主要的词语说一下。你把这个景象说开来,看到了月亮慢慢怎么样啊落下去,这样讲你来试试看。 师:作者看到了月亮落下去,还有霜、江枫和渔火。听到了乌鸦的叫声和从寒山寺传来的钟声嗯。说得比较完整了,掌声献上。 师: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