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02158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无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2758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 cover
阅读第四讲———关键句(二) 第三单元检测 一、看拼音,写词语。(20分) táo fú líng hún hē jiǔ mù tóng jiā jié ( ) ( ) ( ) ( ) ( ) wěi dà jì lù zhào xiàn bǎo cún jīng yàn ( ) ( ) ( ) ( ) ( ) ōu zhōu jié shěng shè jì lì shǐ chuàng jǔ ( ) ( ) ( ) ( ) ( ) zhì huì cháo xiǎn shí jiàng mǎn zú shè huì ( ) ( ) ( ) ( ) ( ) 二、选择。(21分) 1.下面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兄弟(xōng) 屠苏(tú)(sū) 携带(xié) 便宜(pián) B.拱桥(gǒng) 蔡伦(zhài)(lún) 赵县(xiàn) 横跨(kuà) C.龙爪(zhǎo) 摊贩(tān)(fàn) 官吏(lì) 毛驴(lǘ) D.笼头(lóng) 一乘轿子(chéng) 风貌(mào) 选择(zé) 2.下面加点的多音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积累 累积 劳累 连累 B.切断 一切 切片 亲切 C.鲜花 新鲜 朝鲜 鲜鱼 D.龙爪 爪牙 凤爪 鳞爪 3.清明节和重阳节的习俗分别为( )。 A.扫墓、登高 B.喝酒、吃水饺 C.吃月饼、打秋千 D.吃粽子、赛龙舟 4.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 A.清明节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 )。 这座桥_____坚固,_____美观。 A.只要……就…… B.因为………所以…… C.不但……而且…… 6.蔡伦改进造纸术的流程是( )。 A.浸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捣→捞→剪碎或切断→晒 B.剪碎或切断树皮等原料→浸→捣→捞→晒 7.“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是( ) A.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B.每逢节日,我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C.每遇到节日,我就有了美好的回忆。 D.一遇到亲朋好友,我就想起了美好的节日。 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9分) 1.默写杜牧的《清明》:_____,_____。_____ _____。其中前两句的意思是_____。 2.“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这两句诗出自《_____》,作者是_____。这首诗写的是过_____时的情景。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_____,这首诗写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过_____的情景。其中“_____,_____”已成为游子过节思亲的千古名句。 4.文房四宝:_____。雅人四好:_____。 花中君子:_____。中医四诊:_____。 5.赵州桥又叫_____,它是隋朝的石匠_____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_____了。具有结构_____、外形_____等特点,表现了劳动人民的_____和_____。 6.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是指《_____》,它的作者是_____时期的画家_____。这幅画已经有_____年的历史了。这幅画描绘的是北宋都城_____热闹的场面。 四.阅读 红蚂蚁 法布尔 为了证明红蚂蚁不是靠嗅觉来寻找方向的,我做过三次实验。 第一次实验时,我先用一把大扫帚,在红蚂蚁经过的路上扫出一米左右的宽度,然后把路面上的粉末物质全部扫掉,代之以别的东西。就这样,我在这条路的四个不同地方用扫帚扫过,每个地方相隔几步远的距离。 队伍来到了第一个被清扫截断的地方。红蚂蚁们明显犹豫了起来:有的掉头走开,然后回来,再掉头走开;有的在截断处徘徊不前;还有的则朝两侧散开,似乎想绕过这块陌生的地方。领头的红蚂蚁们先是聚成几分米宽的一团,接着分散到宽度约三四米的空间。但是,越来越多的红蚂蚁来到了障碍前,它们聚集起来,乱哄哄的,不知所措。 过了好一段时间,它们才直接或间接地走到了原路上。这次的实验结果似乎肯定了嗅觉的作用,但不足以支撑我下结论。 几天后,我重新制订了计划,用来标记红蚂蚁回家路的石子仍然被撒在红蚂蚁走过的地方,我把一条用来给园子浇水的帆布管接到池塘的水龙头上,打开阀门,红蚂蚁的归途顿时被一条绵延的激流冲断了,这激流约有一步宽,长得没有尽头。水很多,也很急,把地面冲洗得很彻底,带走了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