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猴子蒸糕 二年级 (上册) 《猴子蒸糕》 请仔细聆听,歌曲中还发生了什么事儿? 《猴子蒸糕》 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忙时,未能得到小狗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小猴蒸好糕,小狗想吃糕时,被小猴拒绝并告诉它“不做工的吃不到”。 《猴子蒸糕》 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改编的歌曲。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个个能歌善唱。 《猴子蒸糕》 整首歌曲主要分为四段,第一段和第二段歌词、旋律完全一样,中速稍快;第三段、第四段歌词、旋律有变化,第三段小狗部分的速度变慢,第四段中速稍快。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音乐中这种节奏型? 仔细聆听第一段,这种节奏出现了几次? 这种节奏叫做附点节奏,它可以带来欢快、活泼的情绪。 第一遍 第二遍 第四遍 第三遍 跟着音乐击拍,感受附点节奏给我们带来的欢快情绪。 请同学们模唱第一段旋律。 请同学们按节奏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第一段。 聆听歌曲范唱第二段,附点节奏出现了几次? 猴子就要蒸粉糕, 去请小狗来蒸糕。 请了几趟请不到, 哎!只好自己来蒸糕。 第一段和第二段旋律一样,出现4次。 请聆听歌曲范唱第三段,附点节奏出现了几次? 猴子把糕刚蒸好, 小狗来向猴子讨: “猴哥哥,可怜我, 我的肚子饿极了, 给我吃个饱。” 2次 请聆听歌曲范唱第四段,附点节奏出现了几次? 猴子听了笑一笑, 一面又把小狗叫: “请你做工你不到, 不做工的吃不到,吃不到!” 4次 分组表演 分组表演歌曲:扮演小猴和小狗。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猴子蒸糕》,明白了“不劳动不得食”的道理,所以我们要传递尊重劳动、赞美劳动、热爱劳动的正能量,劳动最光荣。 谢谢观看歌表演《猴子蒸糕》教案 教材分析 这是二年级上册的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改编而成的叙事性表演歌曲,六声徵调式。歌曲叙述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忙未成功,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小猴蒸好糕,小狗想吃糕时,小狗被小猴拒绝并告诉它“不做工的吃不到”。歌曲词曲结合自然,小过门的设置为歌曲增添了情趣,使音乐更加幽默、风趣。歌曲生动地揭示了“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歌曲内容,感受歌曲风趣、活泼的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与同学合作,大胆编创,主动参与音乐表演。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劳动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 1.辨析第一、二段的歌词旋律与第三、四段的歌词旋律的区别。 2.让学生懂得“不劳动者不得食”的道理,传递尊重劳动、赞美劳动、热爱劳动的正能量。 教学难点 感受附点节奏X.X XX | XXXX X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的音乐课堂即将开始。今天老师邀请了小猴子来到我们的音乐课堂。(出示图片) 师:勤劳的小猴子爱吃桃子,于是它决定种桃树!说干就干,小猴子扛着锄头、拿着小树苗来到果园里,开始忙活起来了。松土、种树、浇水、施肥,勤劳的小猴子每天都来果园里捉虫子、施肥。(出示图片) 师:这天,小猴子在回家路上又发生了什么事儿?请看视频。 二、教学过程 师:播放动画视频(猴子蒸糕) 师:小朋友们,原来小猴子得到了一袋米,想磨米蒸糕。 师: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猴子蒸糕》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师:请仔细聆听,歌曲中还发生了什么事儿? 师:相信很多同学都听出来了,猴子想磨米蒸糕,去请小狗帮忙时,未能得到小狗的帮助,便自己动手解决了问题。当小猴蒸好糕,小狗想吃糕时,被小猴拒绝并告诉它“不做工的吃不到”。 师:《猴子蒸糕》是一首壮族民歌,壮族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他们个个能歌善唱。(出示壮族的相关照片) 是一首根据壮族民歌音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