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341520

人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梨园风采(二)——《夫妻双双把家还》课件(共10张PPT)带音频+教学设计

日期:2025-09-18 科目:音乐 类型:初中素材 查看:94次 大小:1924642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音频,PPT,10张,课件,夫妻双双把家还,人教
    《夫妻双双把家还》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2.了解黄梅戏,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 3.培养学生热爱戏曲文化,热爱民族音乐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演唱《夫妻双双把家还》片段,并能够适当表演。 2.了解黄梅戏,初步掌握黄梅戏的唱、念表现手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欣赏《夫妻双双把家还》,同学们是不是感到非常熟悉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曲目《夫妻双双把家还》,它是一首黄梅戏经典曲目,是根据黄梅戏《天仙配》而创作的。 【设计意图】初听歌曲,让学生学会带着问题听音乐,提高学生鉴赏音乐的能力。 二、新课 1.剧情介绍 故事讲述,董永家贫,父亡,卖身傅员外为奴三年,得资葬父。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只身下凡,与其结为夫妻。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邀众姐相助,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夫妻双双回转家门。此时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其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无奈,忍痛泣别,留下千古憾事。《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移植自青阳腔,经历代艺人的表演加工而具本剧种特色。 【设计意图】分别介绍词曲创作者,使学生了解歌曲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歌曲情感。 2.欣赏歌词,思考:从歌词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情感?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绽笑颜; 随手摘下花一朵,我与娘子戴发间; 从今再不受那奴役苦,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抵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你我好比鸳鸯鸟,比翼双飞在人间。 ———这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叙述了七仙女下凡的曲折经历,融合了人民追求幸福生活、向往美满爱情的善良愿望,以及对封建专制统治者的仇恨和控诉。在美丽动人的七仙女和勤劳忠厚的董永这两个形象身上,集中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格,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 【设计意图】通过歌词赏析,强化同学们对于歌曲情感的把握。 3.黄梅戏,原名黄梅调、采茶戏等,最早可追溯到唐代,起源于湖北黄梅,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是中国五大传统戏曲剧种之一。 该戏曲唱腔淳朴流畅,以明快抒情见长,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表演质朴细致,以真实活泼著称,代表剧目有《天仙配》《女驸马》等。2006年5月20日,黄梅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之间互动交流,奠定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4.欣赏《夫妻双双把家还》,深入感受歌曲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思考,感受歌曲中要表达的情感。 5.教师范唱,分句教学 【设计意图】教师范唱、分句教学,有利于攻课堂克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 三、小结 通过这首《夫妻双双把家还》的学习,我们从美丽动人的七仙女和勤劳忠厚的董永这两个形象身上,集中感受到了劳动人民的高尚品格,不仅给获得了音乐上的享受,更带来心灵上的触动。 让我们共同演唱这首黄梅戏剧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课件网) 《夫妻双双把家还》 初中音乐 九年级下册 导入 欣赏《夫妻双双把家还》 新课 故事讲述,董永家贫,父亡,卖身傅员外为奴三年,得资葬父。玉帝七个女儿戏于鹊桥,窥视人间,最小的七仙女钟情于董永,只身下凡,与其结为夫妻。为将董永三年长工改为百日;七仙女邀众姐相助,一夜之间织成锦绢十匹,夫妻双双回转家门。此时玉帝得知七仙女下凡之事,震怒,令其即刻回宫,否则祸及董永。七仙女无奈,忍痛泣别,留下千古憾事。《天仙配》又名《七仙女下凡》,移植自青阳腔,经历代艺人的表演加工而具本剧种特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