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369640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检测卷(一)(含解析)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28次 大小:57396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阅读理解
  • cover
期中阅读理解检测卷(一)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现代文阅读(共6小题) 1.课外阅读。     蚂蚁家族和和睦睦,忙忙碌碌。他们在原野、荒滩上搬运食物,建设家园。小小生灵,活得如此滋润,尤其令我震惊的是它们面对灾难时的行为。 当野火烧起来的时候,你知道蚂蚁是如何逃生的吗?众多的蚂蚁迅速聚拢,抱成黑团,然后像雪球一样飞速滚动,逃离火海。 每读起这段文字,我就深为它们的行为感动。假如没有抱成团的智慧,假如没有最外一层的牺牲,渺小的蚂蚁家族绝对全军覆没。 生命的渺小、体力的(卑微 单薄 微薄)    并没有什么可怕,甚至命运的(卑微 单薄 微薄)    也不能决断什么,可怕的是看不到(卑微 单薄 微薄)    的力量,忽视了内在的精神。 敬重卑微,使我把生命看得严肃,看得深刻,看得伟大而坚强。比起蚂蚁,我们有什么理由言渺小、说卑微?有什么理由自暴自弃、玩世不恭? 世上称得上伟大的东西,往往    体积,   精神。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这是卑微者的威严和挑战。 (1)选出文章括号中恰当的词语。 (2)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关联词。 (3)文中画线的两个句子都是    。把第一个画线句改为陈述句:   第二个句子实际上是告诉我们:   。 (4)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在文前的横线上。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中国提出了“上天、入地、下海”的战略规划。几年之后,“上天,入地”均有收获,“下海”却苦寻无功。此时,美国、法国、日本、俄罗斯已经掌握了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而我国直到2002年才开始研制“蛟龙”号载人深潜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一出世,就是一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载人深潜器。“蛟龙”号载人深潜器长8.2米,高3.4米,宽3米,空重不超过22吨;载人球壳舱直径2.1米,可容纳3名乘员。它具有四大特点:最大工作深度达7000米,可到达世界上99%的洋底;针对作业目标,具有稳定的悬停定位能力;通信系统具有实时高速传输图像和语音能力;配备多种高性能作业工具,包括潜钻取芯器、沉积物取样器和具有保压能力的热液取样器等。 材料二:各国载人深潜器相关数据 名称 作业起步年份 下潜深度 水下时长 美国“阿尔文号” 1964 年 4500 米 4 小时 法国“鹦鹉螺号” 1985 年 6000 米 / 俄罗斯“和平一号” 1987 年 6000 米 10 小时 日本“深海6500”号 1989 年 6527 米 8 小时 中国“蛟龙号” 2009 年 7062 米 12 小时 (1)“上天、入地、下海”中的“下海”指的是    ,我国“下海”的装备是    ,它具有四大特点   。 (2)哪些国家先于我国掌握了“下海”技术?     (3)从表格中可以看出,   是最早研发载人深潜器的。 (4)根据材料的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我国研究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起步较晚,研制始于2002年,实际作业始于2009年。     ②可以这样概括“蛟龙号”的特点:下潜深、悬停稳定、通信发达、装备完美。     ③相较其他国家,我国载人深潜器的优势是下潜深度最深,水下时长最长,获得成果最多。     3.课外阅读。     我的家乡在江南。家乡的小河像一条条血脉,网布在大地母亲的身上。 小河长,小桥多。桥连着一个村庄与另一个村庄,连接着一户人家与另一户人家。如果提个篮子赶集去,不经过八座十座小桥才怪哩! 家乡的桥大多是石桥,造型却千姿百态。最简单的是过户桥,一块长石板搁两端,把两户人家连起来;最漂亮、最有气派的数单拱桥,桥洞和它的倒影像个很大很大的圆饼,两边几十级石阶缀上去,形成个大“八”字,一对对石狮子雄赳赳地屹立在石柱上。夜里,你撑条小船穿梭其间,那光景,会使你怀疑是不是进了月亮婆婆的家呢! 家乡小桥的名称也美极了。千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