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438632

4四季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9次 大小:50258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季,教学设计
  • cover
课 题 4 四季 部编版 一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会认“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子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会写“天、四”等3个字。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3.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学习重难点 1.认识折文等3个偏旁;会写“四、是”等字。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孩子们自由表述自己喜欢的季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仿照课文去说,就有了难度,因此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同时提供一些图片,帮助学生启发思维。 教学辅助 PPT、相关图片等。 教学过程 学习任务一 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设计意图:借助刚刚学过的课文设置问题,引出话题,产生对课文学习的向往之情,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随文识字,认识偏旁,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1.回顾已学课文。 (1)齐背《秋天》,交流:一年有几个季节?分别是什么?并欣赏四季美景图。 预设:一年有4个季节,春、夏、秋、冬。 (2)交流“春”的识记方法并组词。 预设:猜字谜:三人一起看日落。春节 春天 春风 春雨 2.认识偏旁“折文”。 (1)观察“夏”“冬”,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呢? 预设:两个字有一个共同点,都有一个偏旁“折文”。 (2)出示“文”与“折文”,比较有什么不同。 预设:折文:第一笔“点”变成了短撇,第二、三笔横撇要连写。 (3)给“夏、冬”扩词。 预设:夏天 夏季 夏日 冬天 冬雪 冬风 3.指导书写“四”。 (1)课题中有一个生字,请用你的火眼金睛把它找出来吧!并大声地拼读。 (2)指导书写:第一笔竖起笔靠左,稍往右斜;第二笔横折,横要长,折稍稍左斜;第四笔是竖弯,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或竖弯钩。 (3)学生描红、临写。 4.齐读课题。 学习任务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设计意图:从字词的认读到随文识记,先读好课文,扫清阅读障碍,为下面的理解感悟打下坚实的基础,既体现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按要求朗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读生字。 (1)指名学生认读,带拼音齐读。 (2)交流识字方法: ①看图识字:A.上面小下面大的草芽图片———尖;B.弯弯的稻穗图片———弯。 ②做动作:弯———直。 ③加一加:小+大=尖 虫+土+土=蛙 3.认识偏旁“言字旁、虫子旁” (1)出示:“词、语、说”三个字,学生观察后说说发现了什么? 预设:都带有“讠” 教师补充:这个偏旁由“言”字演变而来,表示说话的意思。 (2)再现以前学过的“虫”字,识记“虫子旁”。 4.学习多音字。 ①读一读:“天地人”“顽皮地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地”“天地人”中,读成dì,在“顽皮地说”一词中读成“de”。 ②学生认读两组常用词语“地”的两个不同读音的组词:田地(dì) 土地(dì)慢慢地(de)走 自由地(de)飞。 5.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给课文的小节标上序号。 教师引导:本课是一首优美的诗歌。诗歌也分段,诗歌的段有自己的名字,叫“小节”。 教师借助课件展示正确的小节划分,学生核查自己的标注并订正。 (2)这四小节分别写了哪四个季节?哪些景物? 预设:春、夏、秋、冬;草芽、荷叶、谷穗、雪人。 (板书:草芽→春 荷叶→夏 谷穗→秋 雪人→冬) (3)小组合作学习叠词:草芽尖尖 荷叶圆圆 谷穗弯弯 ①小组交流说发现:加点的词是叠词,说出了事物的特征。 ②观察小草、荷叶、谷穗的图片,感受它们的样子,把叠词“尖尖”“圆圆”“弯弯”三个叠词读出可爱的感觉。 ③词语积累: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