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523935

教科版 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 章 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试题(含解析)

日期:2025-09-21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55次 大小:42805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教科,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物态
  • cover
第五章 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满分26分,每小题2分) 1.(2分)用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计的感温泡可以碰到容器壁 B.将感温泡浸入热水马上读出温度 C.读数时温度计可以离开被测热水 D.读数时如图所示,测量数据偏大 2.(2分)水是生命之源,其存在的方式与状态随环境和气候经常发生变化,且循环往复。以下关于水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解释正确的是(  ) A.阳光普照海洋,海水吸热升华形成水蒸气 B.水蒸气上升到高空,与冷空气接触,液化形成小水滴悬浮在高空形成云 C.小水滴遇到更寒冷的气流,凝华形成小冰珠,最后可能形成冰雹降落地面 D.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以雪花形式落回地面 3.(2分)将某种金属制成的勺放入15℃的水中,金属勺没有熔化;将该金属勺放入45℃的水中,发现金属勺逐渐熔化。该金属的熔点可能是(  ) A.10℃ B.30℃ C.50℃ D.60℃ 4.(2分)在夏天,下列办法中能有效降低室内气温的是(  ) A.关闭窗,不让外界的热空气进来 B.打开电冰箱的门,散出冷空气 C.打开电风扇 D.在地上撒一些水 5.(2分)如图所示,是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图是某晶体的熔化图像 B.该物质在第4min时是固态 C.在第12min时不吸热不放热 D.该物质的凝固点为80℃ 6.(2分)卫星发射时,火箭点火升空刹那间,可看到发射平台升腾起大量白雾,这是喷水系统同步将大量的水喷撒到平台上所致。该过程涉及的物态变化是(  ) A.仅液化 B.仅汽化 C.先液化后汽化 D.先汽化后液化 7.(2分)关于“水沸腾规律”实验,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沸腾时,大量气泡在水中生成,上升、变小 B.水沸腾时吸热且温度不变 C.水的沸点可能低于100℃ D.提高水的初温,可缩短实验时间 8.(2分)如图所示,烧杯里装着水,试管中装着酒精,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沸点为78℃,给烧杯加热使水沸腾,继续加热,则试管中的酒精(  ) A.能沸腾 B.温度达不到沸点,不能沸腾 C.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发生 9.(2分)关于生活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是因为锅内气压大,沸点低 B.人出汗后吹风扇会感觉更凉快,是因为加快了蒸发 C.夏天,从冰箱拿出来的饮料瓶外壁会冒汗,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D.湖南的冬季,窗户上的小水珠常出现在玻璃内侧 10.(2分)在研学旅行活动中,某同学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将一瓶结了冰的矿泉水与食物一起放在泡沫塑料箱中给食物保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结冰是凝华现象 B.食物保鲜利用了冰熔化放热 C.食物外包装上出现小水珠是液化现象 D.一段时间后食物外包装上的小水珠消失了是升华现象 11.(2分)如图所示,会“冒烟的”炒酸奶是非常受欢迎的路边小吃。将﹣196℃的液氮(液态氮气)倒入容器中,然后倒入酸奶,酸奶会瞬间凝固成块,同时出现大量“白气”。下列论述分析正确的是(  ) A.酸奶在凝固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B.大量“白气”是氮气的液化现象 C.可以通过压缩氮气的体积获得液氮 D.过一会“白气”消失是液氮汽化现象 12.(2分)标准大气压下,液态氮的沸点为﹣196℃,室温下将液态氮置于试管中,会看到试管周围有大量“白气”产生,并且筷子上有霜形成,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霜的形成需要吸热 B.霜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白气”的形成需要吸热 D.“白气”是氮气液化形成的 13.(2分)能用纸锅烧开水吗?小华带着疑问进行了如图的实验探究。她惊奇地发现:水真的能烧开!对实验分析正确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