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4.5.2 线段的长短比较 初中数学华师大版七上第四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温故而知新 1.线段的表示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线段的性质:有两个端点,不能延伸,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表示方法有2种,分别是用两个端点大写字母来表示或者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2.线段的性质有哪些?请你说一说. 创设情境 3.对于两条线段我们能用什么方法来比较长短呢?类比比高矮的方法你能想出几种办法来? 1.观察法:比较明显的一看就知道高矮; 2.站在同一水平地面上一比高矮; 1.我们平时怎么比较两个学生的身高?你能想出几种办法? 2.如果一个是在北京,一个是在太原,该怎么办? 可以量出他们的身高就比出高矮了 1.阅读教材,获取新知 阅读课本第141页至142页“做一做”上面,尝试回答下列问题: 探究新知 (1)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① ;② . (2)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时,需要注意什么?. 叠合法 叠合法比较线段的长短时,需要注意一个 端点重合,另一个端点落在同侧. 度量法 (3)叠合法进行线段的长短比较有几种结果?我们怎么用几何语言来表达: A(C) B(D) 图3 A(C) B D 图2 A(C) B D 图1 ③若A、C重合,点B与点D重合,记作:AB CD. ①若A、C重合,点B落在线段CD上,记作:AB CD. ②若A、C重合,点B落在线段CD延长线上,记作:AB CD. (填“>”“<”“=”) > = < (4)如图1,线段AD可以看成是线段 与线段 的和; 线段AB可以看成线段 与线段 的差即:AB+BD= , AD-AB= ,AD-BD= . AD BD AB BD AD BD AB (1)出示问题:画在黑板上的两条线段是无法移动的,在没有度量工具的情况下,请大家想想办,何来比较它们的长短? ①画:先画一条射线 ②量:用圆规量出已知线段的长度 ③截;以射线端点为圆心用圆规在射线上截取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④写:写出结论. (2)阅读课本第142页“做一做”到“4.5.11”图上面,想一想:用直尺与圆规准确地画出一条与MN相等的线段可以分几步完成? 2.阅读理解,动手操作: (3)在练习本上画一条线段,然后同桌互换,用直尺与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①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 . ②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3,则BC= . ③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C=3,则AB= . ④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8,则BC= . 中点 (1)阅读课本“4.5.11”图下面至143页“练习”上面,回答下列问题: 4 3.自主阅读,深入探究 6 3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总结:中点的几何语言表述有几种? 4.小组合作,总结归纳: ①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C=AC. ②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2AC. ③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BC= AB . 例1如图,已知线段a和线段b,怎样通过作图得到a与b的和呢? 精讲例题 1.精讲例1 可以先画出一条已知线段,再以画出的线段的端点为起点,在已知线段的延长线上画出另一条,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和. 注意:在已知线段的延长线上画另一条才可以得到和 b a 例2如图,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CB的中点,那么AD有多长呢? 3.精讲例2 分析:先根据AB=6cm,点C是线段AB的中点,可以求出 与 的长;再根据点D是线段CB 的中点,求出 的长,然后就可以根据线段的和差求出AD的长. BC CD AC 解: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 AC=BC= AB== ×6=3 cm ∵点D是线段CB的中点 ∴CD= CB= ×3=1.5 cm ∴AD=AC+CD=3+1.5=4.5 cm 想一想:除了你用的方法之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求AD,试着写出求解过程. 解: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 AC=BC= AB== ×6=3cm ∵点D是线段CB的中点 ∴BD= CB= ×3=1.5cm ∴AD=AB-BD=6-1.5=4.5cm 已知点C是线段AB中点,则下列结论不成立的是( ) A.AC=BC B.AC=AB C.AB=AC D.AB=2BC 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