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615726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美丽的西沙群岛》导读素材

日期:2024-06-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9次 大小:160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美丽的西沙群岛,导读
  • cover
《美丽的西沙群岛》 作者简介 刘先平,中国现代意义大自然文学的开拓者,被誉为“东方之子”。1938年11月22日出生于安徽省肥东县长临河西边湖村。父母早逝,在姨母的照顾下长大。家境贫寒,少年时离家到兼营颜料的染坊当学徒,备受磨难。在大哥刘先紫的帮助下脱离了学徒生活,考取中学。毕业于浙江大学中文系。做过文学杂志编辑、主编。1957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先是诗歌、散文,后涉足美学。1963年停笔。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他参加对野生动物的考察,或独自在山野跋涉,几十余年来足迹遍及中国的崇山峻岭、沙漠戈壁和世界上部分国家和地区。 内容简介 《美丽的西沙群岛》着力描写了驻守西沙的战士是一支具有特殊素质的军队,他们在守卫祖国海疆的同时,还守卫着海洋生命。驻守西沙的战士和渔民所坚守的信念是“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西沙精神。人们还可以读到很多战士们救护、保护海龟、鲣鸟、珊瑚的感人故事。该书带领人们认识种种有特色的海洋与陆地的生物,认识与西沙有关的人类的历史和自然的历史,认识西沙有个性的人物、认识西沙特殊的自然与人文的特殊风情。 作品鉴赏 《美丽的西沙群岛》最大的特色,在于充分展现了海疆自然美与战士心灵美的交相辉映,引人入胜。它对激发爱国主义感情、唤起海洋意识、树立生态道德,都会发挥潜移默化的独特作用。 《美丽的西沙群岛》的可贵,首先在于它的亲历性、在场感。作者不畏艰险,两度乘风破浪,跨海越洋,亲临西沙群岛现场探险,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观察、了解、体验、探究,真实而生动地记录下自己见到的自然万物、人和事。“在场主义”的写作姿态、精神,让读者如同身临其境,深切感受到西沙群岛的新鲜、神奇、美丽、富饶,分享作者“发现的乐趣”。 作品的字里行间流淌着一股扣人心弦的爱国主义热流。书中描写一个家境富裕,原本学绘画、摄影的大学生,为了以自己的行动“引起我们这一代人对祖国海疆的关注”,志愿来到西沙当兵。当他在北京参加完摄影比赛,一回到他守卫的中建岛,就迈开大步径直走到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立正敬礼,庄重地宣示:“战士乔憨向祖国报到!”读到这里,少年读者与情系祖国、具有强烈海疆意识的最可爱的人产生感情共鸣。当来岛视察的部队首长问起在琛航岛服役16年7个月的士官侯占朝:“长期生活在小岛上,就不怕被人遗忘?”他的回答干脆响亮:“至少有两个人记住我!一个是我的母亲,因为我一直都在母亲的心中;另一个是我的祖国,因为祖国一直在我心中。”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祖国在我心中”,这是每一个守疆战士共同拥有的朴实而崇高的感情。正是凭借“爱国爱岛,乐守天涯”的壮志豪情,他们战胜了烈日灼人、淡水奇缺、寂寞难耐等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自觉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 刘先平把探究、揭示海洋世界的奥秘与提倡保护海洋生态、提高生态道德修养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正像作者在书的“引子”中提出的,谁都知道中国幅员辽阔,但又有多少人确切知道中国的海疆有多大。人们确实缺乏起码的海疆意识。《美丽的西沙群岛》不仅用优美的文笔给读者描绘了绿树银滩、霞光耀眼的西沙风光,浪花朵朵、五彩斑斓的海洋世界,让他们见识海螺会跳、飞鱼会飞、海龟有情有义、水母能预测天气的新奇神秘,而且用富有艺术感染力、说服力的第一手材料展示了守卫海疆的普通战士自觉保卫海洋生态的可贵品格。珊瑚是海洋中重要的生态系统,能否保护好它,关系到珊瑚礁中4000多种鱼的生死存亡,而长棘海星是珊瑚虫的大克星,它能吃掉数以万计的珊瑚虫。普通战士小安写了发现凤尾螺制服长棘海星的报告,请相关部门赶快采取措施。从这里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守疆战士又都是保卫海洋生态的哨兵。又如,书中描述东岛的野牛专吃抗风桐的新叶。野牛多了,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