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372

互斥事件

日期:2025-10-16 科目:数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866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互斥,事件
    高一数学必修第三章概率 2.3互斥事件(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例,理解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念,了解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并能简单应用. 2、过程与方法:发现法教学,学生通过在抛骰子的试验中获取数据,归纳总结试验结果,发现规律,得到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通过正确的理解,准确利用公式求概率。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和亲身试验来理解知识,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体会数学思维的严密性,发展条理清晰的思考表达能力、提高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互斥事件 概率的加法公式及其应用 三、教学用具: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 四、教学过程: 1、温故知新:古典概型相关知识,并完成练习 2、新课引入:(1)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有些事件不同时进行。(互斥事件) (2)从字面上理解“互斥事件” 基本概念: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个事件叫做互斥事件。 、互斥,即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学生自己举例理解) 3、实例分析:抛掷一枚骰子一次,下面的事件A与事件B是互斥事件吗? (1)事件A=“点数为2”,事件B=“点数3” (2)事件A=“点数为奇数”,事件B=“点数为4” (3)事件A=“点数不超过3”,事件B=“点数超过3” (4)事件A=“点数为5”,事件B=“点数超过3” 解:互斥事件: (1) (2) (3) 但(4)不是互斥事件,当点为5时,事件A和事件B同时发生 进一步利用集合意义理解互斥事件; 从集合角度来看,、两个事件互斥,则表示、这两个事件所含结果组成的集合的交集是空集。A与B有相交,则A与B不互斥。 4、事件和的意义:事件、的和记作,表示事件、至少有一个发生。 当、为互斥事件时,事件是由“发生而不发生”以及“发生而不发生”构成的, 5、事件的概率满足加法公式:对例题 (1),(2)和(3)中每一对事件,完成下表 (1) (2) (3) P(A) P(B) P(A+B) P(A)+P(B) 学生自己完成表,自己发现P(A+B)与P(A)+P(B)有什么样大小关系.得到概率加法公式:、互斥时 (4)事件A=“点数为5”,事件B=“点数超过3”,是否也有P(A+B)=P(A)+P(B)? 概率加法公式:A、B互斥,则P(A+B)=P(A)+P(B) 拓展推广:一般地,如果事件A1,A2,…,An彼此互斥,那么事件发生(即A1,A2,…,An中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等于这n个事件分别发生的概率的和,即 P(A1+A2+…An)=P(A1)+P(A2)+…+P(An) 例如:事件A表示“点数为奇数”,事件A1表示“点数为1”,A2表示“点数为3”,A3表示“点数5”, A1,A2,A3中任意两个是互斥事件P(A)=P(A1+A2+A3)=P(A1)+P(A2)+P(A3) 6、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自己阅读) 从一箱产品中随机地抽取一件产品,设A=:“抽到的是一等品”,B=“抽到的是二等品”,C=“抽到的是三等品”.且(A)=0.7,P(B)=0.1,P(C)=0.05 . 求下列事件的概率:⑴事件D=“抽到的是一等品或三等品” ⑵事件E=“抽到的是二等品或三等品” 思考交流:事件D+E表示什么事件?P(D+E)=P(D+E)?为什么?(学生自己思考得出结论) 用概率加法公式的前提:A与B是互斥事件 8、对立事件的概念:1、由实例中(3)事件A=“点数不超过3”,事件B=“点数超过3” P(A)+P(B)=1 分析引入 2、从集合的意义来理解。 7、例题讲解:课本第143页例6 本例题目的:利用对立事件求概率,强调学生做题书写表达要清晰准确。 三、课堂练习: (一)、课本第145页练习1 (二)、补充练习 1. 对飞机连续射击两次,每次发射一枚炮弹,记事件A:两次都击中飞机.事件B:两次都没有击中飞机. 事件C:恰有一次击中飞机.事件D:至少有一次击中飞机.其中互斥事件是      . 2、已知A、B为互斥事件,P(A)=0.4,P(A+B)=0.7,P(B)= 3、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为及相应概率如下: 排队人数 0 1 2 3 4 5人及5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