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650184

【鲁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 2.1《认识二十四节气》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5-05-11 科目: 类型:小学素材 查看:57次 大小:9697575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科版,综合实践活动,四下,认识二十四节气,课件,教案
    (课件网) 《认识二十四节气》 鲁科版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掌握二十四节气的含义和作用; 2.通过学习,了解各种节气的谚语及相关知识; 3.能够利用掌握的节气知识,来判断日常生活的冷暖雨雪。 新知导入 今年的8月8号就是立秋了!同学们知道立秋是什么意思吗?一起说说吧! 新知讲解 其实这些叫做“节气”,日历上标注的春分,雨水,惊蛰……这些都属于“节气”。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自然节律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月令)的特定节令。 新知讲解 节气是中华民族历经千百年的实践创造出来的宝贵科学遗产,是反映天气气候和物候变化,掌握农事季节的工具,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新知讲解 二十四节气分列在12个月里面,相邻两个节气之间大约间隔半个月的时间,每个月有两个节气。(如右图所示) 新知讲解 为了方便记忆,劳动人民将二十四节气编成了《二十四节气歌》。 《二十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每月两节日期定,最多相差一两天。 新知讲解 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芒种反映了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则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他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新知讲解 1.立春是“四立”之一,反映着冬春季节的更替,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立春标志着万物闭藏的冬季已过去,开始进入风和日暖、万物生长的春季。 一些节气的介绍: 新知讲解 2.雨水和谷雨、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雨水节气标示着降雨开始,适宜的降水对农作物的生长很重要。 新知讲解 3.清明,它是反映自然界物候变化的节气,这个时节阳光明媚、草木萌动、气清景明、万物皆显,自然界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 新知讲解 4.谷雨是“雨生百谷”的意思,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正所谓“春雨贵如油”。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新知讲解 5.芒种,指有芒的麦类和蚕豌豆等夏收作物,在这个节气里即将成熟,也到了采收留种时。我国南方也将进入多雨的“黄梅时节。 新知讲解 请同学们查阅资料或者咨询老师,将剩下的节气的含义及介绍都查找出来,并和同学一起讨论一下! 新知讲解 二十四节气分布在一年中,如右图所示: 新知讲解 小资料 由于古代的农耕文明多集中于黄河流域,因此二十四节气也都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所以二十四节气对于其他很多地区来说并不完全适用,需要作出适当调整。 新知讲解 问题与思考 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吗?当地气候物候现象与二十四节气比较,有什么不同? 新知讲解 实践与体验 请查阅资料,写一写节气的名称,时间和关于该节气的谚语或知识。 新知讲解 春季 节气 时间 关于该节气的谚语或知识 立春 公历2月3-5日交节 寓意:立春是春季的开始,孕育万物更生新穗,开启气候回升风和日暖。 雨水 公历2月18-20日交节 谚语:雨水日下雨,预兆成丰收运一雨水。寓意:那一天下雨,会有一个好收成。 惊蛰 公历3月5-7日交节 谚语:惊蛰过,暖和和,蛤蟆老角唱山歌。 春分 公历3月20-22日交节 谚语: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清明 公历4月4-6日交节 谚语:清明无雨汗,黄梅清明有雨水黄梅。 谷雨 公历4月19-21日交节 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 新知讲解 夏季 节气 时间 关于该节气的谚语或知识 立夏 公历5月5-7日交节 谚语:立夏晴,雨淋淋。 小满 公历5月20-27日交节 谚语:小满有雨豌豆收,小满无雨豌豆丢。 芒种 公历6月5-7日交节 芒种对农作物收成有着很好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