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7717999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同步学案:1.3.2 怎么学习和研究化学(科学探究)(学生版+教师版)

日期:2025-04-21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6次 大小:139254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化学,研究,学生,探究,科学,学习
    1.3.2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科学探究) 【思维导图】 【知识梳理】 知识点01 科学探究的步骤 【即学即练1】小维同学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来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 B.设计方案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答案】C 【解析】 “向一瓶空气样品和一瓶呼出气体样品中各滴入相同滴数的澄清石灰水”是具体的实验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进行实验,故选C。 知识点02 探究碱式碳酸铜性质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铜绿”和盐酸作用 ①绿色固体减少至消失 ②有气泡产生 ③液体由无色变为蓝色 铜绿与酸反应产生气体和一种可溶于水的物质 “铜绿”受热的变化 ①固体由绿色变为黑色 ②(试管)试管口有水珠产生 ③(无石灰水则二氧化碳不描述) 铜绿热稳定性差 【即学即练2】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加热碱式碳酸铜(铜绿)。 (1)加热时,应选用酒精灯的 (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2)加热铜绿时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原因是 。 (3)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试管破裂,正确的操作应先 ,然后再 。 【答案】外焰;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把导气管移出液面;熄灭酒精灯 【解析】(1)因为酒精灯的外焰温度最高,加热时,应选用酒精灯的外焰。 (2)加热铜绿时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原因是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实验结束时,为了防止试管破裂,正确的操作应先把导气管移出液面,然后再熄灭酒精灯。 故答案为:(1)外焰;(2)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3)把导气管移出液面;熄灭酒精灯 知识点03 探究镁的性质 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观察镁条的外观 观察镁条的颜色、状态,试试看是否容易被折弯、扭断 颜色:银白色 状态:固体 硬度:质软 镁是一种银白色、有金属光泽、质软、能导电的金属 2.镁条的导电性 用打磨好的镁条代替铜丝连接两节干电池和电珠,观察电珠是否发光。 电珠发光 3.镁条燃烧 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用坩埚钳夹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当镁条开始燃烧时,移到石棉网上方,让它继续燃烧,观察燃烧现象及产物的颜色、状态 镁条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的固体(状态) 文字表达式: 镁+氧气氧化镁 4.镁条与食醋反应 取一段打磨好的镁条,放入一干净的试管中,并注入少量食醋,使镁条大部分浸没在食醋中,观察现象 镁条表面产生大量气泡 镁条可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氢气 【注意事项】要注意实验现象与实验结论的区别:如镁条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热,生成白色固体,是实验现象的描述;镁条燃烧时生成了氧化镁是实验结论;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指出生成物的名称,实验现象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直接观察的,如发光、放热、吸热、变色、沉淀、气泡等;实验结论是由现象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 【即学即练3】课堂上老师做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反应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镁条燃烧,生成了白色粉末状固体 B.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 C.镁条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 D.镁条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大量的白雾 【答案】C 【解析】A.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固体,该选项描述不准确,故选项说法错误; 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氧化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 C.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粉末状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 D.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知识点04 化学用语 1.元素符号的写法: 由一个字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