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伙伴”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伙伴”整体学习任务设计一、学习主题和内容(一)学习主题好朋友伴成长(二)学习内容第三单元:《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口语交际《请你帮个忙》;语文园地三。二、学习目标和课时安排1.认识33个生字、3个偏旁和4个多音字,会写20个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不”的变调。3.学习联系上文了解词语意思的方法,知道“孤单、快乐、独自、有劲”等词语的意思;初步体会“偷偷地、飞快地”等词语的用法;积累意思相对的词语和表示游戏活动的词语。4.读好对话,读出不同角色说话的语气;朗读儿童诗,初步体会诗歌的情趣,读出自己的感受。5.懂得自己遇到困难时可以寻求别人的帮助。6.在不同情境下会使用合适的礼貌用语。7.能大致讲清楚自己的要求。8.学习正确使用字典的方法,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9.学习独立识字,养成在学习中勤查字典的习惯。10.借助拼音正确朗读古诗《赠汪伦》,大致了解古诗的意思;背诵古诗。11.和大人一起读《胖乎乎的小手》,巩固学过的汉字,知道要帮助大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二)课时安排8-9课时。三、学习情境本单元以“好朋友伴成长”为主题,选文分别是《小公鸡和小鸭子》《树和喜鹊》《怎么都快乐》,前两篇是童话,第三篇是儿童诗,三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为伙伴做了全面诠释,所以我们确定的主题是“伙伴”。语文要素有三个:联系上文了解词语的意思;词语的积累和运用;读好任务对话,读出儿童诗的情趣。四、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如表1所示。表1 一下第三单元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设计 核心任务 子任务 学习内容 课时安排 好朋友伴成长 任务一:读故事,感互助之乐 《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包含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伙伴牵手入场。第一步是喊喊伙伴的名字。与小公鸡、小鸭子打招呼后,借助图片和生活经验,了解两个伙伴的特点,引出课题。第二步是读读伙伴的故事。先初读课文,抓住关键词“一块儿”,初步感受什么是伙伴;再圈画关键词“草地上”“小河边”“小河里”,理清故事脉络。活动二,伙伴互帮互助。第一步是草地上捉虫。随文识字,合作表达。第二步是小河边对话。采用抓关键词的方法,体会人物的心情,读好对话。 2课时 任务二:读故事,感相伴之乐 《树和喜鹊》一课包含两个学习活动:活动一:读读树和喜鹊的故事。第一步是画画贴贴,主角登场。教师一边讲述故事的开头,一边用简笔画和贴画的方式呈现树、鸟窝和喜鹊。第二步是读读想想,梳理文脉。出示一组词语:从前 后来 天一亮 天一黑只有 好多好多 叽叽喳喳 安安静静孤单 邻居 快乐横着读我们发现,第一行是表示时间的词语;第二行有需要积累的词语,ABAB式和AABB式,在学习这一行词语的时候,我们就需要进行词语的积累;第三行表示孤单和快乐,是表示心情的词语,而邻居是孤单向快乐过度的媒介。竖着读我们发现,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第四组都分别是一幅画面,所以老师在让学生读了词语以后就会出示图片,让学生对照画面、结合图片,给图片排序,达到理清文脉的目的。活动二,发现树和喜鹊的快乐。第一步是聚焦“只有”,体会“孤单”。只有是一个有情感有温度的词,学生也非常熟悉。但是这个词可以意会,言传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所以老师三次用“没有第二”的“接读”方式,引导学生体会“只有”的唯一性、单一性,进而体会树和喜鹊的孤单。第二步是了解“邻居”,发现“快乐”。从生活中的邻居走向童话中的邻居,体会相伴之乐。 2课时 任务三:读诗歌,感合作之乐 《怎么都快乐》一课包含三个学习活动:活动一,说说游戏。第一步是联系生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