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75245

岭南版 美术 一年级上册 第12课 有趣的吊饰 教案

日期:2024-05-12 科目:美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100次 大小:21754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岭南,美术,一年级,上册,12课,有趣
  • cover
《有趣的吊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课题导入提出作业要求和制作方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分析民间饰物,感受其形状美、色彩美、花纹美,关注剪贴、串联等特有的饰物设计方法。欣赏学生作品,开拓创作思路。简单步骤自学图例。合作探究,展示成果,体验快乐。 【教材分析】 吊饰,从古至今,深得人们喜爱。教材以“民间饰物”为切人点,通过引导学生对民间饰物的欣赏与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民间工艺品在形状、色彩、图案装饰上的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民间美术的特殊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培养学生从小热爱祖国,积极参与民族文化艺术传承的意识。课本中的民间工艺吊饰中的《马》《鸟》,有简练稚拙的可爱外形,点、线、面构成的具有吉祥如意图案的线绣纹样、鲜艳单纯对比强烈的色彩,极富民间饰物的特点,同时也符合儿童的审美心理,能够激发儿童的欣赏兴趣。教材通过对同龄学生作品的欣赏,激发学生探讨吊饰的设计方法,解决本课教学重点、难点:如何利用各色纸材设计制作外形简练的物象 如何运用点、线、面进行装饰 如何用线 (纸条)把若个物象按一定规律组合串联并悬吊展示?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用剪贴的方法串联制作小吊饰。教师通过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创设相关文化活动情境,用直观形象的民间吊饰欣赏,吸引学生的注意点和兴趣点。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学生欣赏吊饰的形态特征,既生动又高效,增强了课堂活动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同时培养了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分析美的能力。制作步骤的示范讲解要简明直观,抛砖引玉,强调互动交流,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发现新的方法,大胆展示自己的审美个性;创作前开展范例作品欣赏,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作灵感。分组活动是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自由的交流空间和平台,让他们在美术活动中增进友谊和合作,去自主探索和发现。设计有主题、有节奏美的小吊饰是本课难点,也是本课分层作业目标中提出的较高要求。充分运用民间工艺吊饰的赏析,突出吊饰的主题内容的统一性,可选择一些典型作品进行比较观察。节奏美可用举例简化说明,探索各种悬吊方式。如形状的变化排列,数量的变化排列,大小的变化排列等。总而言之,教师应尽量创设一种文化情境,淡化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把美术教学中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生活经验相联系,以生动、活泼、有趣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感受、观察、体验、表现和评价活动。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交流中,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审美能力和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能初步感受民间饰物的造型、色彩、花纹装饰的美感特点。 艺术表现:能运用剪贴、对折等方法制作吊饰。 创意实践:能通过合作的方式完成作品并进行有规律的组合排列。 文化理解:懂得要热爱中国民间美术。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用剪贴、串联、绘画等方法制作小吊饰。 难点:剪贴制作和串联小吊饰。 【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教具准备:纸材、剪刀、胶水、彩纸、画笔、学生吊饰作品、民间工艺吊饰、课件。 学具准备:各色彩纸、剪刀、胶水、画笔。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教师在讲台范围内布置好各种小吊饰,用谜语的方式提出问题:这些都是什么?有什么用呢?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展示吊饰实物进行欣赏引导学生欣赏学生作业吊饰,让学生摸一摸、猜一猜、说一说: 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 3.板书课题:有趣的吊饰。 二、发展 (一)欣赏与发现 1、出示课文中的民间饰物《马》《鸡》,让学生说说其特点 色彩:鲜艳单纯、对比强烈 花纹:点、线、面,吉祥寓意 外形:质朴可爱。 2、用连线的方式选择,请学生举例说明。 (二)观察与比较 展示课本图例,将传统吊饰与学生作品吊饰进行比较。引导学生欣赏观察其颜色、花纹、造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