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7793305

【内蒙古版】《综合实践活动》六下 第一单元 主题活动二《跟着节气去探究》课件+教案+素材

日期:2024-06-18 科目: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3次 大小:9113452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主题活动,教案,课件,跟着节气去探究,第一,单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2课《跟着节气去探究》教学设计 课题 跟着节气去探究 单元 第1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 年级 六年级 教学目标 了解二十四节气,并结合二十四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查阅资料,搜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谚语及其含义,跟着节气去探究它与物候变化、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二十四节气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天气等物候变化 教学难点 跟着节气去探究它与物候变化、农业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第2课 《跟着节气去探究》板书课题。导语: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它作为中国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深刻影响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我们的日常生活。2016 年它被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国际气象界,这一时间认知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你了解二十四节气吗?知道它是怎样划分的吗?它给我们带来哪些提示?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思考讨论二十四节气的作用 结合实际生活,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文化,导入本课主题。 讲授新课 一、我们来交流信息交汇我来说说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源于原始的物候记时制度,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气候、物候、时令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我来说说二十四节气的划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根据对太阳和自然界的观察形成的指导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体系,该体系是把地球围绕太阳运转一周的轨道划分为 24 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反映气候、物候、时令、天文等方面变化的规律。我来说说圭表与二十四节气:古人通过圭表所测日影长度确定了“二十四节气”。我来说说北斗七星与二十四节气:北斗七星在不同季节和夜晚出现,时间和方位不同,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把北斗的斗柄和一年四季相连起来。拓展延伸通过观看视频了解圭表北斗七星与二十四节气北斗七星在不同的季节和夜晚不同的时间,出现于天空不同的方位。所以古人就根据初昏时斗柄所指的方向来决定季节。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指北,天下皆冬。图片展示二十四节气时间表图:二十四节气是指干支历中表示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指导着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拓展延伸———十二月建“月建”,又称月令,简称节,是古人纪月的一种方法。十二月建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四月建巳,五月建午,六月建未,七月建申,八月建酉,九月建戌,十月建亥,冬月建子,腊月建丑。十二月建又指十二个表示当下态势的神煞即:“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二十四节气七十二物候二十四节气小书签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同学们,你们能在这首歌里找全二十四节气吗 拓展延伸———二十四节气之七十二物候【立春】初候,东风解冻(东风吹来冰开始融解)二候,蛰虫始振(冬眠的动物苏醒)三候,鱼陟负冰(鱼游到水面表层)【雨水】初候,獭祭鱼(鱼肥而出水獭尽享食物)二候,候雁北 (大雁开始向北飞)三候,草木萌动(土脉润泽草木生萌芽)【惊蛰】初候,桃始华(桃树开花了)二候,仓庚鸣(黄鹏鸟鸣叫)三候,鹰化为鸠(鹰远飞斑鸠布谷现)【春分】初候,玄鸟至(燕子南方飞回)二候,雷发声(春雷隆隆)三候,光始电(大气活动频繁起来,雷鸣电闪)【清明】初候,桐始华 (白桐花开放)二候,鼠化驾鼠化鴽(田鼠开始打洞隐匿)三候,虹始见 (空气湿润天上出现了彩虹)【谷雨】初候,萍始生(浮萍开始生长)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