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检测 (时间:60分钟 满分:85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10小题,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岸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B.观察到厚玻璃板下面的字比实际位置高,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C.发生漫反射时,每条光线的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 D.人面镜时,人在镜中所成的像会变大 2.下列诗词中能反映光的色散现象的是( B ) A.池水映明月 B.彩虹舞山涧 C.潭清疑水浅 D.起舞弄清影 3.下列光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D ) 4.下列成像,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 ) A.凸透镜成像 B.凸面镜成像 C.平面镜成像 D.小孔成像 5.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图甲中,小孔成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配戴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 D.图丁中,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如图是同学们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几种情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若蜡烛A距玻璃板4 cm,则蜡烛B距玻璃板8 cm才能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 B.若蜡烛A在玻璃板中的像偏高且倾斜,则乙图是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C.若在玻璃板与B蜡烛之间放一块挡光板,则不能透过玻璃板看到A的像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7.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D ) A.都是凸透镜 B.都是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凹透镜和凸透镜 8.如图,这是小李用照相机拍摄的石拱桥照片,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 B.桥的倒影看起来比桥暗,是由于一部分光折射到了水中 C.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用于矫正近视眼 D.若相机镜头焦距为f,拍摄时镜头到桥的距离要大于2f 9.如图所示,凸透镜焦距为f,烛焰在图示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蜡烛沿主光轴向左移动2f的距离,移动蜡烛的同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始终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光屏上的像( A ) A.一直变小 B.一直变大 C.先变大后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第9题图 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和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26 cm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该凸透镜的焦距大于13 cm B.只将凸透镜向左移动,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放大的像 C.只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可以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缩小的像 D.将蜡烛远离凸透镜时,为了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二、填空题(本大题9小题,共25分) 11.如图所示,小明想通过A、B两张纸片上的小孔看见烛焰,他应将烛焰、两个小孔和人眼调到 同一直线 上,这样操作的依据是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操作过程中他还在B纸片上看到了一个烛焰的像,这个像是 倒立 (选填“正立”或“倒立”)的。 12.射击瞄准时应做到“三点一线”,是运用了光的 直线传播__原理;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是由于光的 折射 形成的。 13.平面镜成像原理是 光的反射 ,小明站在平面镜前1 m处,以0.2 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3 s后站立,则他在平面镜中的像 不变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像与他的距离为 3.2 m。 14.如图所示,某同学让太阳光通过透明的镜片照射到白墙上,从图中现象可看出,此镜片对光有 会聚 作用。用这个镜片做成的眼镜可以用来矫正 远 视眼。 第14题图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