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276240

4.2 比较线段的长短 课件(22张ppt)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日期:2025-11-21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1次 大小:10492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上册,七年级,北师大,学年,2023-2024,ppt
  • cover
第四章 基本平面图形 2 比较线段的长短 1.会用两种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 2.会用线段中点的定义解决问题. 3.会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释生活中的现象,知道什么是两点之间的距离. ◎重点:比较线段长短的方法.   小明要去姥姥家,有这样四条路可走,你知道选哪条路最近吗?你知道这样做的数学道理是什么吗?请跟老师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以上问题你就可以轻松作答了!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阅读课本本课时“议一议”之前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如图,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长方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后,发现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要小,试解释其中的原因. 因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所以用剪刀沿直线将一片平整的长方形纸片剪掉一部分后,剩下纸片的周长比原纸片的周长要小. 归纳总结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 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度 .? 两点之间的线段的长 度 ·导学建议· 可以让学生举例说一说现实生活中有哪些利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实例. 线段的比较? 阅读课本本课时“议一议”中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若要比较班上两个学生的身高,请你设计出一个比较方案. 直接用尺量出他们的身高或让他们背靠背站在一起,脚底在同一平面上. 2.用一个词概括一下你设计方案时所采用的方法. 度量法或叠合法. 归纳总结 比较线段长短的两种方法: 度量法 、 叠合法 .? 度量法 叠合 法 ·导学建议· 先让小组讨论,各小组拿出自己的比较方案,然后全班交流,让学生总结方法. 线段的中点? 阅读课本本课时“做一做”上面一段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画一条2 cm的线段AB,并标出它的中点O. 2.求出线段AO,线段BO的长,它们与线段AB有什么关系? AO=BO=1 cm,AO=BO=????????AB. ? 揭示概念 如图,点C将线段AB分成两条 相等 的线段AC和BC,则C叫做线段AB的中点.? 归纳总结 如上图,C是线段AB的中点,由此可得如下数量关系:AC= BC =? AB,AB= 2 AC= 2 BC.? ????????  ?   总结方法 线段中点的定义,是证明线段 相等 或线段之间 两 倍、 二 分之 一 关系的重要依据.? 相等 两 二 一 1.如图,把弯曲的河道改直,能够缩短航程,这样做根据的道理是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2.如图,若AB=4 cm,则AC= 2  cm;若BC=6 cm,则AC= 6  cm,AB= 12  cm.? 3.如图,线段AB=18厘米,在直线AB上有一点C,且BC=8厘米,M是线段AC的中点,则线段AM的长为 5 厘米.? 选择最近的行走路线 1.如图,从M到N有三条路可行走,其中 线段MN 最近,因为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用尺规作图,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已知线段a,求作线段AB=a.(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 所以线段AB即为所求. 解: 所以线段AC即为所求. 解: 所以线段AB即为所求. 变式演练 已知线段a,b(a>b),求作线段AC,使AC=a-b.(要求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写作法) 解: 所以线段AC即为所求. 解: 所以线段AC即为所求. 线段中点性质的应用 3.如图,B是AC的中点,C是BD的中点,若BC=1.5 cm,则AD= 4.5 cm .? 线段的和差 4.完成课本“做一做”的题目. 温馨提示 按要求画出图形,然后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解题. 解:如图,因为AB=4 cm,BC=3 cm,所以AC=AB+BC=7 cm,因为O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AO=????????AC=3.5 cm,OB=AB-AO=0.5 cm. ? 变式演练 若将上题中“顺次取A,B,C三点”改为“取A,B,C三点,且点B在点C的右侧”,其他条件不变,你能求出OB的长吗? 解:如图1,因为AB=4 cm,BC=3 cm,所以AC=AB-BC=1 cm.因为O是线段AC的中点,所以AO=????????AC=0.5 cm,OB=AB-AO=3.5 cm. 如图2,AC=AB +BC=7 cm,AO=????????AC=3.5 cm,OB=AB-AO=0.5 cm. ? 1.若线段A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