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369582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6次 大小:1049951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考题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必考题检测卷(二)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绰(chuo) 强人所难(qiǎng) B.湖畔(bàn) 丢三落四(là) C.嵌入(kān) 一泻汪洋(xiè) D.禽兽(qíng) 默而识之(shí) 2.下列词语中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 A.分杈 相依为命 B.凛冽 呕心沥血 C.眼哞 谎话连篇 D.烦琐 玲珑剔透 3.下面对古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示儿》是陆游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表达了诗人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热切心情。 B.诗句“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通过“先动态,再静态”的描写方式,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明月高照、清泉流淌的美好画面。 C.诗句“西湖歌舞几时休”以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南宋官员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怒之情。 D.“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中,诗人借用“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来比喻观书的感想。 4.下面句子中,运用的描写方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月亮的光芒是柔和的,它不似太阳那般耀眼夺目,热情四射,但它的宁静之美却深深地吸引着我。 B.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C.桂树的样子笨笨的,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 D.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5.能够准确概括出下面这段新闻大意的一项是( ) 2022年6月16日10点53分,伴随着声声汽笛轰鸣,和田至若羌的5818次客运列车驶出站台,这标志着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和田至若羌11小时26分可达,新疆铁路网进一步完善,形成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环线———长达2712公里的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 A.2022年6月16日10点53分,和若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标志着世界首条沙漠铁路环线形成。 B.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环线长达 2712 公里。 C.和田至若羌11小时26分可达。 D.2022年6月16日10点53分,和田至若羌的5818次客运列车驶出站台。 二、填空题 6.请结合语境填写汉字。 文物和文化遗产背后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bù kě gū liang( )。我们要担起保护文物的责任,让那些由tiān nán hǎi běi( )聚集在博物馆的文物能够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7.根据下列意思写词语。 (1)比喻费尽心血。( ) (2)形容坏主意很多。( ) (3)使人摸不透的;高深莫测的。 ( ) (4)伤口或发生溃疡的组织由于病菌的感染而化脓。 ( ) (5)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很好。( ) (6)形容到处都是呻吟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的悲惨景象。( ) 8.明明读新闻,在看到“继本周大风降温之后,新一轮寒潮将接踵而至”这句话时,他不确定这个“踵”字,就去查字典。他先查 部,再查 画,知道了读音是“zhǒng”,在“接踵而至”中,“踵”的意思是 。[填序号即可] 9.课文直通车。 《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用大量的笔墨来描绘了圆明园昔日 的景象,展示了它 的价值,证明了圆明园的毁灭是不仅是 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 不可估量的损失,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 ,对侵略者可耻的野蛮行径的 ,激发我们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语言表达 10.表达 交流 世纪老人冰心奶奶说:“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结合你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100字左右) 四、现代文阅读 11.好读书 ①因为你心灵饥渴,所以要读书。 ②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这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前辈们用智慧探寻大自然的奥秘,以文字作下了永久的记录,便有了( );他们研究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探求规律,便有了( );他们思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便有了( );他们用生动的形象,表达人类的故事,便有了( )。 ③读书,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