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中物理 部编版 历史(七上) 大概念大主题 新课标 新理念 创新设计 核心素养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大单元教学》单元复习 目录 01 大概念·大主题 02 03 单元概述·整体感知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05 时空线索·重大事件 06 07 08 阶段特征·全球史观 知识梳理·核心素养 单元整合·能力提升 考点过关·复习反馈 10 09 知识架构·总结提升 中国古代史知识构建 01 大概念·大主题 壹 中国古代史时空线索概述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既有统一,又有分裂,但分裂只是暂时的,而且在局部分裂中依然孕育着重新走向统一的历史因素,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01 大概念·大主题 壹 三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两条基本线索: (1)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及强化 (2)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两段民族大交融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三次大分裂时期:春秋战国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 四个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 (1)秦朝:结束春秋战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2)西晋:结束三国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3)隋朝:结束南北朝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4)元朝:结束唐末以来分裂局面实现统一 结论:国家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中国古代史规律总结 01 大概念·大主题 壹 1 2 3 4 通过了解元谋人、蓝田人、北京人等旧石器时代的人类及其文化遗存,知道中国境内原始社会时期的人类活动;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原始社会的重要依据。(史料实证、时空观念) 通过了解河姆渡、半坡、良渚、陶寺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知道中国的原始农耕生活;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产生。(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通过古代文献中记述的黄帝、炎帝等神话传说,了解其中蕴含的历史信息。(唯物史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明源远流长,多元一体。(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 唯物史观 史料实证 史料实证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贰 2022年新课程标准 主题目标 考点1 北京人 考点2 河姆渡人、半坡居民和原始农业 知识点 归纳 考点3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 考点4 炎帝、黄帝 单元 重点 北京人的特征 河姆渡居民、半坡居民、原始农业的产生 考点5 禅让制 02 课标标准·目标引领 贰 主题目标 本阶段时间界限为距今约170万年前到距今约6000年前,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知道北京人的特征,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的起源的主要证据。本课主要的早期人类由远到近有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后世的人们通过对化石的研究了解到这些早期人类的生活方式、突出特点以及重要的技能。 原始农耕生活:1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祖开始了定居生活,于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其中,分别在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遗址,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远古的传说: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人类进入到部落进而到部族社会,这一时期存在许多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其后有许多部族,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族首领,他们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利害关系、共同信仰,是早期国家的的雏形。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起源 03 单元概述·整体感知 叁 第一单元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04 规律探究·思路导学 肆 三大远古人类 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 两大原始农耕居民 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原始居民 人文始(初)祖 炎帝、黄帝 一种制度 禅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