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422673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含答案)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13次 大小:100292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统编,语文,六年级,上册,期末,常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常考易错检测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单薄薄饼 薄弱 B.削弱 瘦削 剥削 C.撒下 撒谎 播撒 D.缝补 缝隙 裂缝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错综 湿淋淋 别出心栽 B.斗逢 软绵绵 汹涌澎湃 C.琴键 明恍恍 技高一畴 D.汇集 厚墩墩 威风凛凛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菜园里种着白菜、茄子、冬瓜———十几种蔬菜。 B.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C.“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 D.艺术有两个来源,一是理想,理想产生欧洲艺术,二是幻想,幻想产生东方艺术。 4.下列对课文内容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竹节人》一课中描写了老师玩竹节人的过程,令人忍俊不禁。 B.《宇宙生命之谜》一课通过各种角度告诉我们火星上可以存在生命。 C.《桥》一课中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 D.《夏天里的成长》一课中农谚“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意思是处暑后农作物如果不结穗,还不如割了喂牛。 5.关于有目的的阅读,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读书时先想想阅读的目的。 B.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不需要逐字逐句地读。 C.有目的的阅读时,不需要提高阅读速度。 二、填空题 6.根据拼音,结合语境写字词。 伏àn 工作了十几小时,她走出办公室。室外,天气zhòu rán 变冷,风xiān 起她pù bù 般的长发。思考着村民yī pù shí hán 的解决办法,不知不觉来到茅屋小院。半树红梅探出身子正kuī shì 着行人……shùn 间,她满血复活,能量bào 棚,转身向办公室跑去…… 7.给“肖”加上偏旁组成新字,恰当地填在语境里。 飞过峻 的山,俊 的燕子停落在树 。 作歇息后,它又吹着口 慰藉瘦 孤独的老人。 8.默写。 (1) ,清风半夜鸣蝉。 (2) ,听取蛙声一片。 (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 三、诗词曲鉴赏 阅读理解。 寻陆鸿渐①不遇 【唐】皎然 移家虽带②郭,野径入桑麻③。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④。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⑤山中去,归时每日斜⑥。 【注释】①陆鸿渐:名羽,终生不仕,隐居在苕溪(今浙江湖州境内),著有《茶经》一书,被后人奉为“茶圣”“茶神”。②带:近。③桑麻:这里指农作物。④著花:开花。⑤报道:回答道。⑥日斜:太阳将落山。 9.朗读全诗,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扣: 吠: 报道山中去,归时每日斜。归: 10.读着画线的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11.关于知音的讨论,你赞成谁的意见?说说原因。 秦学:知音就是像锺子期那样不但能听懂琴声的描述,还能听懂伯牙通过琴声表现出的情怀。 郝思:知音又如作者皎然,寻访“茶神”陆鸿渐不遇,虽有些失落,但看到他的生活安静、充实。也暗自高兴。 四、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为了拖住敌人,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一边痛击追上来的敌人,一边有计划地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他们利用险要的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膊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岖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体。 12.这段话主要是对人物的(  ) A.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 B.动作描写和神态描写 C.外貌描写和神态描写 D.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 13.为了拖住敌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