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1.理解方程、方程的解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 3.能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小史 “方程”一词来源于我国古算书《九章算术》.在这部著作中,已经会列一元一次方程. 宋元时期,中国数学家创立了“天元术”,用天元表示未知数进而建立方程.这种方法的代表作是数学家李冶写的《测圆海镜》,书中所说的“立天元一”相当于现在的“设未知数x”. 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外国数学著作时,开始将“equation”一词译为“方程”,至今一直这样沿用. 问题1:请你表示出下面两个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1)甲、乙两站之间的高速铁路长1068km,“和谐号”高速列车从甲站开出2.5h后,离乙站还有318km. 该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这个问题等量关系是: 已行驶的路程+剩余的路程= 全长. 设高速列车的平均速度为x km/h,我们可以用含x的式子表示上述等量关系,即2.5x+318=1068 (2) 如图,一个长方体的包装盒,长为1.2m,高为1m,表面积为6.8平方米. 这个包装盒的底面宽是多少? 这个问题等量关系是: 底面积+侧面积=表面积. 设包装盒的底面宽是y m,则等量关系可表示为2.4y + 2y + 2.4= 6.8 在等式2.5x+318 =1068中,2.5,318,1068 叫做已知数,字母x表示的数,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还不知道,把它叫做未知数.我们把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归纳总结 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把所要求的量用字母x(或y,…)表示,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这一过程叫建立方程. 想一想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x+5=8,40+5x=100,有什么共同特点? ②方程中只有一个未知数 ③未知数的次数是1 ①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在方程x+5=8中,当x=3时,方程两边的值相等,我们就说x=3是方程x+5=8的解. 例1:指出下列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5=26 (3)4y+79=7 (6)x-3 (5)x+5>6 (7)x-y=2 (4)3a (8)1002 解:(1)(3)是一元一次方程. 方法总结: 判断一元一次方程需满足三个条件: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是1; (3)是整式方程. 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x+3=y+2 B. 1-3(1-2x)=-2(5-3x) C. x-1= D. -2=2y-7 分析:D项符合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条件,故正确. D 2.方程(a+2)x2+5xm-3-2=3是一元一次方程,则a+m= . 分析:根据题意得:a+2=0, 解得:a=-2, 又 m-3=1, 解得:m=4, a+m=-2+4=2. 2 例2: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5x-2=7+2x的解,并写出检验过程. (1)x=2;(2)x=3 解:(1)将x=2代入方程,左边=8,右边=11, 左边≠右边, 故x=2不是方程5x-2=7+2x的解; (2)将x=3代入方程,左边=13,右边=13, 左边=右边, 故x=3是方程5x-2=7+2x的解. 方法总结: 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就是要看它能不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3. x=-10是否是方程3x+18= -12的解 解:因为将x=-10 代入原方程,发现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所以 x=-10 是方程 3x+18= -12的解 4.已知关于x的方程ax+b=c的解为x=1,若a+b=2,求c的值. 解:因为关于x的方程ax+b=c的解为x=1, 将x=1代入方程得:a+b=c, ∵a+b=2,∴c=2,故c的值为2. 例3: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A,B两地骑车相向而行,甲骑车的速度是10千米/时,乙骑车的速度是8千米/时,甲先出发25分钟后,乙骑车出发,问乙出发后多少小时两人相遇?(只列方程)莉莉:设乙出发后x小时两人相遇. 列出的方程为25×10+8x+10x=30. 请问莉莉列出的方程正确吗?如果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