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44806

晏子使楚 课件

日期:2025-05-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1次 大小:161478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晏子,使楚,课件
  • cover
课件21张PPT。 美国记者采访周总理时问:“我们美国人走路抬头挺胸,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走路老低着头?” “因为我们走的是上坡路。”故事分享 晏子使楚选自《晏子春秋》学习目标(第一课时)1、读通、读熟课文,读出人物语气,整体感知课文。 2、掌握常用实、虚词,疏通文句,翻译课文。 3、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和人物形象。 以读促解 以解促读一读:读准字音、停顿。要求: 1、以小组为单位分享重点字词的读音、分享长难句的断句。 2、小组带领全班学习本课字音、朗读课文。以读促解 以解促读赐( )晏子酒 酒酣( ) 缚者曷( )为者也 吏二缚( )一人诣( )王 橘生淮( )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 枳( ) cì hān hé fù yì huáizhǐ检测一:齐读以下词语或句子。 检测二:读准下列典型句读1、吏二缚一人诣王。 2、缚者何为者也? 3、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4、圣人非所与熙也。 以读促解 以解促读二读:读、背注释,读通文意 自学指导; 1、大声读、背注释,结合注释概述文意; 2、验收1:用关键词组概括一、二段内容,并用一句话概述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验收2:用自己的话简要复述课文 内容。第一段:写楚国君臣密谋,欲辱晏子。第二段:写晏子智辩,挫败阴谋。 全文:文章记述了晏子使楚的事,晏子面对楚国君臣的挑衅凭借自己的机制善辩,不辱使命,维护了自己和国家的尊严。三读:自主合作,通译课文(5分钟)自学指导: 1、小组内合作,每人一句,逐句翻译课文,标记处疑难问题。 2、合作概括出文中的通假、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文言现象,班内交流。验收1、解释下列各句中的加点字 1、何坐( ) 2、习辞者( ) 3、缚一人诣王( ) 4、避席( ) 5、反取病焉( ) 6、固善盗乎( )犯罪熟练到离开辱本来 1 楚王闻之 2 齐之习辞者也 3 吾欲辱之 4 婴闻之 5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这件事的他,指晏子这样一件事的,结构组词三种用法“1、4”是指事代词,“3”是人称代词;“2、5”解成“的” 在本课里“之”字有几种解法?原文:将 使 楚译文:将要出使楚国验收2、 注意将单音词译为双音词翻译下列句子。1)????? 王曰,何坐 2)????? 吏二缚一人诣王 3)????? 圣人非所与熙也 4)????? 寡人反取病焉验收3.通假字:1)曷( )通____译:_____ 文中例句: 2)熙( )通____译:_____ 文中例句: hé“何”什么xī“嬉”开玩笑验收4.古今异义词:坐古: __ _____今:_____席古: _____今: _____其实古:_____今:_____古:_____今: _____ 所以犯罪 如:坐盗坐下,动词座具 如:避席席子它的果实副词,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的原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验收5:注意文言句式的一些特点1:判断句 例如:晏婴,齐之习辞者也 圣人非所与熙也 (肯定) (否定)以何也为何者也坐何2:倒装句(宾语前置) 例如:何以也 何为者也 何坐 4:固定格式 例如:1、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 (难道/莫非……吗)3、省略句 例、橘生(于)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2、所以然者何? “……的原因”验收6:注意了解词类活用例如: 齐人固善盗乎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善于、擅长验收7:小组接龙翻译每组一句,看谁翻译得又快又准 小结·探究,初步把握人物形象:机智善辩,善于外交辞令,不辱使命 自作聪明,仗势欺人,自取其辱 晏子楚王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应该懂得:1、(楚王)自作聪明,仗势欺人,反自取其辱; 2、(晏子)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永远不要小看智慧的力量。(自信、爱国)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 2、思考:(1)楚王和臣下的谋划,主要是针对晏子还是齐国? (2)晏子是怎样挫败楚王的阴谋的?体现了怎样的外交智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