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二章 运动与能量 第二章复习课 1.通过实例,认识多种运动形式、能量形式,知道各种能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会简单地判断能量转化的类型。 2.通过实例,认识参照物,并能在此基础上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3.知道速度的概念,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能利用刻度尺、停表,并借助公式v=测量物体的速度。能简单区分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重点:能利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测量物体的速度。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D ) D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意思是舟已经向前行驶了,但剑没有行进,即舟是运动的,剑是静止的;选择的共同参照物,要同时满足剑、舟的运动情况。 1.如图,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国产武装直升机甲、乙两个编队排列并保持“70”字样从天安门上空平稳飞过,则 ( C ) A.以甲为参照物,乙是运动的 B.以乙为参照物,甲是运动的 C.以甲为参照物,乙是静止的 D.以乙为参照物,坐在观众席上的观众是静止的 C 解析 甲相对于乙或乙相对于甲位置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都是静止的,A、B错误,C正确;观众席上的观众相对于甲或乙位置都发生了改变,所以都是运动,D错误。 能量转化类型的判断 2022年10月31日,梦天实验舱由长征五号 B运载火箭在我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火箭发射升空时,燃料通过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燃气的 内 能,再转化为火箭的 机械 能。 内 机械 高温的燃气具有内能,运动的火箭具有机械能;据此分析即可。 2.水电站里的水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机械 能转化为 电 能。 解析 转动的水轮机具有机械能,产生的电具有电能,所以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机械 电 速度的计算 A、B两点间的距离为3 m,甲、乙两小车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 (1)求甲车的速度。 (2)求乙车的速度。 (3)经过多长时间甲、乙两车相遇? 解 (1)当s甲=1.2 m时,t甲=6 s, v甲===0.2 m/s (2)当s乙=1.2 m时, t乙=12 s, v乙===0.1 m/s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相对于乙车的速度: v甲'=v甲+v乙=0.2 m/s+0.1 m/s=0.3 m/s 则甲、乙两车相遇的时间:t===10 s (1)(2)由图像可知,甲、乙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因此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像读出一组路程和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出甲、乙的速度;(3)以乙车为参照物,求出甲车相对于乙车的速度,再根据速度公式求出它们相遇时所用的时间。 3.一列长为360 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1800 m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要60 s。求: (1)火车运行的速度。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 解 (1)火车完全通过隧道行驶的路程: s1=L隧道+L车=1800 m+360 m=2160 m 则火车运行的速度:v===36 m/s (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路程: s2=L隧道-L车=1800 m-360 m=1440 m 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t2===40 s 测量物体的运动速度 撰写实验报告是学习物理的重要技能。以下是小璟同学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时的实验报告(摘要)。请你将其报告中的问题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v=。 【实验器材】小车、 刻度尺 、 停表 、斜面、金属挡板、长方体木块。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刻度尺 停表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测量的物理量 AB段 BC段 AC段 路程s/cm 45 56 101 时间t/s 3.0 2.8 5.8 平均速度v/(cm·s-1) 15 20 17.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