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558211

6比尾巴 教学设计

日期:2024-06-2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3次 大小:1341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尾巴,教学设计
  • cover
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课《比尾巴》教学设计 一、文本解读 《比尾巴》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儿歌,以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六种动物尾巴的特点。课文分为两部分:第1、2小节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猴子、兔子、松鼠尾巴的特点,是第一部分;第3、4小节同样通过三问三答介绍了公鸡、鸭子和孔雀尾巴的特点,是第二部分。儿歌句式整齐,富有节奏和韵律,读起来朗朗上口,简明易懂。 因为学生天生喜欢小动物,对于动物的尾巴更是感到神奇和新鲜。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学习的喜悦。教学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让孩子们在“动物比尾巴大赛”的学习,诱发了孩子们的学习的兴趣。通过不同形式的识字、朗读,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识字和朗读能力,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同时,为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课堂中我让学生最大限度的全身心投入,张开想象的翅膀,放飞思维,张扬个性,充分体验、享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 1.借助图片、字理、比较等方式认识“比、尾”等九个生字,认识偏旁和新笔画,会写“长、比”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课文第1、2小节,读好问句,并能背诵和尝试做问答游戏。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比、尾”等11个生字和提手旁、斜刀头、八字头3个偏旁。会写“长、比”生字和竖提1个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读好问句的语气。背诵课文。 3.仿照课文做问答游戏,积累语言表达。 四、教学过程 板块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1、看尾巴,猜动物。 师:森林里有一群调皮的小动物,一不小心把尾巴给弄掉了,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是谁掉的尾巴吧!(随机学习“尾巴”) “巴”轻声,举例:嘴巴、下巴(巴表示身体部位时读轻声) 认识“尾”,提问:“尾”字中为什么有“毛”?(动物的尾巴上都有毛) 2.导入:巧了,今天,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举行一项比尾巴大赛,请我们每个小朋友做裁判。(板贴:比尾巴)读好课题(随机学习“比”) “比”拼读并组词。学习生活中你会和你的同学比什么呢?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圈画拼读本课生字。(圈画,课前预习时完成即可) 2.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用圆圈圈出参加比尾巴大赛的动物,认识生字。 3.指名读,相机解决难读的生字。 兔:出示兔子图片,了解兔子短短的尾巴就是“兔”中的一点 公:拼读,并认识新偏旁“八字头”(相机板贴) 4.引导观察,读好轻声词语(兔子、鸭子、猴子),读好平翘舌音的词语(松鼠)。 5.提供句式,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比如参加比尾巴的动物有( )、( )、( )、( )、( )和( )。 或者:( )、( )、( )、( )、( )和( )比尾巴。 板块三:练习问答,了解尾巴 1、找到了参赛的动物们,老师带来了比尾巴比赛的项目单,和老师一起来看看课文的第一小节吧! 思考:读完之后,你都有哪些发现呢? (预设:每句话开头都是“谁的”)认识生字 谁:借助拼音读好翘舌音,用“谁”说一句话。 长、短:借助拼音和反义词认识生字 把:认识提手旁,提手旁+巴=把 伞:字理识字 2、认识问号,读好问句。 (1)生字认识了,再来读一读第一小节,说说你还有其他的发现吗?(认识问号) (2)加上手势,读好问句。读问句的时候,末尾语气要上扬。读这三句话的时候“谁、长、短、一把伞”要读重音。 (3)师范读,生练读,多位学生读。 3、运用迁移,学生尝试朗读好第三小节的问句。 师:老师带来了第二张项目单,你能读好它吗?快来试一试吧! 4、学习第二小节,发现动物尾巴特点,体会“答‘的形式。 (1)读好了问句,那小动物们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2)读好第二小节 (3)了解动物尾巴特点,交流反馈 师:老师把这三只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