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鲁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五年级 第二单元 第4课《家乡的非遗》第四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家乡的非遗·人类的特殊遗产 单元 第二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 年级 六年级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了解人类特殊遗产的重要性,培养热爱祖国和家乡的美好情操。责任担当:认识、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互相合作的精神。 问题解决:在面对问题时,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为生活服务。创意物化:在学习和实践中,通过各种方式(如创作艺术品、设计活动等)将文化遗产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积极寻找和利用各种资源,解决问题,为生活服务。 教学难点 认识、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学生互相合作的精神。 教学准备 教具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匠之门》 。 欣赏了短片,我们了解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么你还知道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走进课文《人类的特殊遗产》从中了解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示课题。 观看视频思考交流 通过视频,引导学生在欣赏中受到启发,激发学习兴趣,为下步开展活动做好准备。 讲授新课 一、问题与思考这些年来,我国各地申报了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地方级的、国家级的,还有世界级的。你的家乡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你对它们了解多少?锡雕 锡雕,中国传统雕塑艺术,是中国乃至世界一门独特的工艺,有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工艺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莱芜锡制品可以上溯到公元1676年,当时的锡制品主要以普通日用品居多,莱芜西关王家锡雕创始人在此基础上,选取质地、色泽俱佳的上等锡,精工细作,摸索创作出了主要以观赏并可实用的艺术制品,锡雕一问世,就受到朝廷的垂青,成为贡品。锡雕多用于制作仪仗道具、佛事法器及茶壶、酒壶、茶叶罐、烛台、碗、筷、勺等日用生活品。2014年11月,锡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山东大鼓 山东大鼓又称"犁铧大鼓"、"梨花大鼓",起源于山东农村,清末进入济南等城市。山东大鼓的乐器最初除书鼓外另用两枚农具犁铧碎片击拍,后改用两枚铁片和铜片,并用三弦、四胡伴奏,传统曲目有《黑驴段》、《拎娃娃》等。2006年5月20日,山东大鼓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9年11月12日,山东大鼓入选调整后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柳子戏柳子戏又名“弦子戏",亦称北调子"、“糠窝子",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由元明以来流行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衍化而成,在清代中叶盛极一时,柳子戏记录在案的传统剧目200余出,音乐唱腔曲牌600余支,这一剧种既有北曲豪放粗犷的风格,又有南戏委婉细腻的特征。2006年5月20日,柳子戏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山东琴书山东琴书又称"唱扬琴"或"山东扬琴",是山东重要的地方曲艺品种。山东琴书表演为多人分持不同乐器自行伴奏,分行当围坐表演,以唱为主,间有说白或对白。山东琴书产生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语言极具生活味,它所采用的都是生活中的俗言俗语,比喻巧妙,生动韵味,独具匠心。山东琴书文化底蕴丰厚,对吕剧的发生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是山东吕剧的直接母体,历史文化价值比较独特。2006年5月20日山东琴书被列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实践与体验1.了解我国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我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也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珍品。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上网或者查阅书籍,了解一下我国有哪些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哪些是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急需保护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入选时间“非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