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8649946

4.2透镜学案(无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日期:2025-11-1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10次 大小:2805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透镜,学案,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
  • cover
二、透镜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是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作 学会用简单方法估测远视眼睛(老花镜)的焦距。 引导学生设计多种方法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并尝试对各种方法的优劣做比较,培养学 生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3. 能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教学重点】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会聚和发散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器材准备】 凸透镜、凹透镜、白纸、放大镜、三棱镜、刻度尺等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一、情境创设  前面我们学过了平面镜,事实上生活中还有一种透镜,我们也经常接触到。比如说:眼镜使人的视力得以矫正;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使人的视觉不断扩展。照相机、摄象机,可以捕捉美好的瞬间;投影仪、放映机,可以展现历史的画卷。而这些形形色色的光学仪器,以至于我们的眼睛———心灵的窗户,它们的主要部件都是透镜。 二、新授课 1. 观察凸透镜、凹透镜的形状区别。 透镜可分为两类 凸透镜 :中央厚,边缘薄 凹透镜 :中央薄,边缘厚 2. 透过凸透镜、凹透镜观察近处物体的成像区别。 分别通过凸透镜和凹透镜,观看书上的文字(透镜距书较近),你会发现: 通过凸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放大的。(正立) 通过凹透镜,所看到的物体的像是缩小的。(正立) 此实验要强调:通过透镜观察的是近处物体,因为凸透镜能成不仅放大像,也能成缩小的像。 3.观察并比较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 猜想: ①一束平行光(如太阳光)通过凸透镜,将会发生什么现象? ②如果把凸透镜换成凹透镜,结果又会怎样? 总结:同样一束平行光通过两种透镜,它们对光的作用是不同的。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4.设计可行方案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 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区别,容易想到三种方法,即“一摸二看三照”: 一是从这两种透镜的外形特征着眼,通过比较透镜中央和边缘的厚薄加以辨别(即用“摸”的方法); 二是从透镜的成像特点着眼,通过透镜去观察近处物体(如书上的文字),看它是成正立、放大的像,还是正立、缩小的像,从而加以辨别(即用“看”的方法); 三是从透镜对光线的作用人手加以辨别,看它能否使平行光(太阳光)会聚在一点加以辨别(即用“照”的方法)。 除此以外,还有其他的方法。例如:用“晃”的方法:通过透镜观察距透镜较近书上的文字,晃动透镜,若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与透镜相同,则该透镜是凹透镜;若发现像的移动方向总与透镜相反,则该透镜是凸透镜。 思考:以上方法中,你觉得最佳方法是哪一个? 5.以凸透镜为例,介绍透镜相关知识: 光心(O):透镜的中心 主轴:通过光心和球面球心的直线叫做透镜的主光轴,简称主轴。 焦点(F):跟主轴平行的光通过凸透镜后会聚在主轴上的F点 焦距(f):焦点F到透镜光心O的距离 画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如何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学生活动) 6. 透镜的奥秘 再次理解凸透镜的“会聚”:折射光更偏向主光轴;凹透镜的“发散”:折射光更远离主光轴。 7.小结: (1)从形状、成像特点、对光的作用等处,通过“一摸二看三照”辨别凸透镜与凹透镜。 (2)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3)透镜的光心、光轴、焦点、焦距。 (4)用平行光聚焦法估测远视眼镜(凸透镜)的焦距和度数,但此方法不适用近视眼镜(凹透镜)。 三、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校本作业】 <基础知识> 1.以下各图中属于凸透镜的有_____,属于凹透镜的有_____(选填序号)。 2.在图中画出通过透镜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3.通过透镜观察邮票上的图案,如所看到的图案的像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