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8801732

5 草船借箭 第2课时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364573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草船借箭,课时,课件,1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第二单元 5 草船借箭 第二课时 回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 一、回顾内容,了解结果 上节课,我们初读课文,学习了草船借箭的起因,知道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于是用三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来暗算诸葛亮,结果如何呢 阅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找到周瑜对诸葛亮的评价。与课文开头进行对比,质疑、思考: 这样的结果是在周瑜的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是在你的意料之中还是意料之外 你喜欢这样的结尾吗 学习要求:快速默读课文第3~9自然段,批注诸葛亮是个什么样的人,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在小组内交流。 二、探究人物形象 汇报展示: (1)诸葛亮———聪慧过人 “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不能让都督知道。”诸葛亮各项部署周密,也早已识破周瑜的圈套,这些都能表现出他的聪慧过人。 (2)诸葛亮———能识人心 ①请鲁肃帮忙,让鲁肃不要告诉周瑜,鲁肃果然按诸葛亮说的做了。②当船靠近曹军水寨,军士擂鼓呐喊时,能肯定曹操不会派兵出来,只会放箭,他有十足把握能“借”到箭。这些都说明诸葛亮对鲁肃、曹操的为人有正确的认识。 (3)诸葛亮———通晓天文地理 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选这样的天气借箭,再合适不过了。说明他会观天象,三天前就能判断会有大雾。雾散时下令返回,又正好有风帮助,船轻水急。他连雾散后的风向都预测到了,其才能可见一斑。 品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周瑜 曹操 “阅读链接”里有原著中的一段话,自主默读,说说对应课文中哪几段内容。再与课文的语言进行对比,说说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三、读“阅读链接”,感受表达的异同 “阅读链接”与课文第8、9自然段内容相对应。 阅读“阅读链接”,从课文中找到相关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互相解疑。 对比发现,原著的语言更为简洁,但如果我们没读课文,初次读原著并不能完全明白其意。这说明原著的语言表达比现代文更难理解。 交流阅读中国古典名著的方法。 拓展阅读,激发兴趣 《三国演义》中表现诸葛亮智慧的故事有很多,你还读过他的什么故事 简要给大家介绍一下。 舌战群儒、空城计、火烧赤壁等。 课后,请大家再次走进《三国演义》,去读一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同学交流。 再见!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