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钟和小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大钟和小钟》 2.编创节奏《大钟小钟一起响》 教材分析 《大钟和小钟》是一首简易的二声部合唱歌曲,由五个乐句组成,F 大调,四二拍。作曲家用简单的节奏和简洁的音符生动地表现了钟表"当当"的摆动声和小钟"嘀嘀嗒嗒"走动的声音。大钟与小钟的音乐形象在歌曲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先是大钟、小钟分别歌唱,再由大钟、小钟一起合唱。歌词简洁明了又生动形象,便于记忆,是一首优秀的儿童合唱入门歌曲。《大钟小钟一起响》是依据单元主题情境安排的一个编创活动。学生已熟悉和了解"大钟"与"小钟"的音乐表现特点,再分组编创表现大钟"当当"摆动和小钟"嘀嗒"走动的声响节奏。这样的编创难度不大,对于二年级学生能较好的完成。设计理念本节课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引导他们多感官地体验音乐,激发音乐学习兴趣,在唱游中听辨旋律、节奏、速度、等音乐基本要素;对于难点的解决,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小任务,学生很自然的做到了二声部和谐统一。在编创环节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借助节奏卡片、打击乐器进行简单的节奏编创和即兴表演。学生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增强合作能力。整节课营造了开放的学习情境,通过让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音乐实践活动,提升了他们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素养。 教学目标: 1.能体验歌曲《大钟和小钟》活泼轻快的情绪。能用轻巧活泼的声音表现小钟,低沉浑厚的声音表现大钟,感知大钟和小钟不同的音乐形象。 2.能积极参与律动、视唱、演唱、编创等音乐活动,享受艺术表现的乐趣,并能在活动中建立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准确地唱好歌曲。 教学难点: 用和谐统一的声音体验二声部的合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节奏图片、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练唱音阶 1.师:首先请同学们用百灵鸟般的声音开启我们今天的音乐课,身体坐正,口腔打开,笑肌提起,让我们随着琴声练唱音阶。 2.生随琴声听唱音阶。〔设计意图:强化学生音准与演唱姿势,为视唱旋律做好铺垫。〕 二、任务驱动学唱二声部 1.划拍读节奏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上来了两位朋友:大钟和小钟(课件图片)它们发出的声音有高有低,有长有短,谁来划拍读一下它们的节奏。 生:看课件读节奏 2.随琴声模唱 师:听,小钟在唱什么?(师弹琴)那位同学能把小钟的声音用嘀嘀嗒嗒模唱出来? 学生自报奋勇模唱,全班同学模唱。 师:听,大钟在唱什么? (师弹琴) 谁能模唱一下大钟的声音。学生自报奋勇模唱,全班同学模唱。 3.视唱旋律教师出示课件谱例 ①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节奏变成了小音符,听老师来演唱这两句旋律,(教师清唱),你发现了什么? ②生:do mi sol 三个音组成。 ③指导学生随琴声视唱两个乐句的旋律。 4.合唱旋律教师出示课件合唱谱例 ①教师分别与两组学生合作演唱旋律。 ②学生分声部唱旋律。 ③学生加上小钟和大钟的声音分声部演唱,教师伴奏。 5.思考:合唱时要注意什么? 生:唱好自己的声部,还要注意聆听另一声部,这样声音才能和谐统一。) 6.启发学生随着多媒体伴奏,按照以前声部分配,复习演唱合唱曲《老牛和小羊》,教师指挥。〔设计意图:通过一个个小任务的形式开展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为以下的学习,掌握歌曲中二声部声音和谐统一,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三、学习歌曲体验表现 1.出示歌曲名字叫《大钟和小钟》,一起读。 2.聆听感受 ①初听歌曲,播放课件歌曲范唱。提示:当听到合唱乐句的时候请你用举手的方式告诉老师。 ②复听歌曲,播放课件歌曲范唱。思考:歌曲的情绪和速度是怎样的?歌曲中的大钟和小钟在干什么?怎样用动作来模仿? ③再听歌曲,播放课件歌曲范唱。边听歌曲边用动作来边模仿大钟小钟的形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