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31109

3.3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第二课时 课件(共62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3次 大小:536517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第二,课时,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第三章 恒定电流 粤教版 必修三 第三节 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 知识回顾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10分度 20分度 50分度 精确度(mm) 0.1 0.05 0.02 0.01 读数方法 读数=主尺读数+游标尺读数 读数=固定刻度读数 +可动刻度读数 是否需要估读 不需要估读 需要估读1位 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可动刻度数(估读一位)×0.01(mm) 最终读数=固定刻度数(5.5mm)+可动刻度数(4.5)× 精度(0.01m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注:需要估读,用毫米做单位,小数点后有三位数。 是否超过半刻度? 读数L= 固定刻度 + 可动刻度 L = 2.5mm + 0.460mm = 2.960 mm 固定刻度:2 可动刻度:46.0×0.01mm 是 读数练习 固定刻度:2.5mm 不同导体的导电性能不同,电阻率是反映导体材料导电性能的重要物理量。通过上一节的学习,我们找到了测量导体长度和直径的工具和方法,那么,要测导体的电阻率我们又该如何操作呢?。 新课导入 1.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率依据的物理规律是什么? 2.需要测定哪些物理量? 实验原理 接入电路电阻丝的有效长度l、电阻丝的直径d、电阻丝的电阻R 实验方案设计 电阻丝的长度l、直径d———长度的测量 毫米刻度尺 游标卡尺 螺旋测微器 实验方案设计 1、测量电阻丝的有效长度l 测量工具:毫米刻度尺(电阻丝总长度约几十厘米,可选用毫米刻度尺); 分度值1mm,可估读到0.1mm; 测量思路:测量接入电路的电阻丝有效长度,多测几次求取平均值 有效长度 实验方案设计 2、测量电阻丝的直径d 方案1:用刻度尺间接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方案2:用游标卡尺或螺旋测微器直接测量电阻丝的直径 累积法 为减小误差,尽量选用螺旋测微器。 测量思路:在电阻丝的不同位置测量3次,求得直径的平均值 分度值为0.01 mm 可读到 0.001 mm 实验方案设计 3、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 (1)为调节方便,尽可能测量多组数据,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式接法,还是分压式接法? 伏安法(电压、电流) 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 电源电压约为3 V,滑动变阻器R最大值5 Ω; 待测金属丝Rx的总电阻约为10 Ω; Rx U 分压式 R Rx U 限流式 R 分压式 多组数据 电压范围: 分压式调压范围稍大,数据点可以更分散一些,选择分压式接法 实验方案设计 3、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 (2)为了尽可能准确地测量电流和电压,电流表和电压表应该选择什么量程? 伏安法(电压、电流) 一个开关和若干导线; 电源电压约为3 V,滑动变阻器R最大值5 Ω; 待测金属丝Rx的总电阻约为10 Ω; 电流表A1:0~0.6 A量程,内阻约为0.125 Ω; 电流表A2:0~3 A量程,内阻约为0.025 Ω; 电压表V1:0~3 V量程,内阻约为3 kΩ; 电压表V2:0~15 V量程,内阻约为15 kΩ; 0~3 V量程 电压表 V1 0~0.6 A量程 电流表 A1 实验方案设计 3、测量电阻丝的电阻R (3)电流表应如何接入电路中? 伏安法(电压、电流) 电流表内接法 A Rx V 电流表外接法 A Rx V 电流表的两种接法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外侧 电流表接在电压表两接线柱内侧 因为电流表、电压表均有内阻,分别有分压、分流作用,因此两种方法测量电阻都有误差.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1)误差:测量值偏大 > 减少误差的方法: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分压越少,误差越小. 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大电阻,即 情况下适用。 电流表内接法 A Rx V 误差原因:电流表分压 电流表内接法测电阻的误差分析 A Rx V =RA+Rx 相对误差: δ= |Rx -R测| Rx = RA Rx U测= UA+ URx R测 UA+ URx = I R测 = U测 I测 真实值的计算方法: Rx = R测 - RA ∴电流表内接法适合测量大电阻,即 情况下使用 电压表示数 电流表示数 1)误差:测量值偏小 减少误差的方法:误差来源于电压表的分流,分流越小,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