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067481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件(共20张PPT)--2023-2024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0次 大小:844990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高二,经济,必修,选择性,2019,统编
  • cover
(课件网) 第5课 工业革命与工厂制度 课程标准: 了解大机器生产、工厂制度对人类劳作方式及生活方式的影响; 理解劳动人民对历史的推动作用,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 温故知新: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称“产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的英国,是社会生产从手工劳动到机器生产的飞跃,即发明、使用机器并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的过程。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 生产动力 由手工生产到机器生产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 由人力、畜力到蒸汽力量 机器时代 工厂时代 蒸汽时代 工业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革命性变化,具体表现为: 温故知新: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爆发的条件 条件 具体内容 政治前提 资本 原料 劳动力 技术 市场 社会环境 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殖民掠夺、海外贸易、黑奴贸易、圈地运动 本身丰富的煤铁资源、殖民掠夺、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使大批农民成为雇佣工人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积累经验、英国成为科学技术中心 国际市场:殖民扩张;国内市场:圈地运动 相对自由的法治环境、重商趋利、保护私人产权、热衷科技的社会风气等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生产力的进步:机器大生产(P25) ②工业革命的推动:18世纪60年代以来,以改良蒸汽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技术革命,引发了从手工劳动向机器大生产的转变,工厂出现。 ①生产专业化的出现:分散的手工工场向集中的手工工场发展。 (1)背景 机器大生产 手工工场 瓦特改良蒸汽机 2、生产关系的变化:工厂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1769年水力纺纱机; 1771年水力纺纱厂,阿克莱特被誉为 “近代工厂之父” 1733 飞梭 1779 骡机 1785 水力织布机 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纱机 哈格里夫斯 1771年阿克莱特开办第一家水力纺纱厂,成为近代工厂的开端,工厂制度逐渐形成。 (1)工厂的诞生 2、生产关系的变化:工厂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上班方式: 管理制度: 作业方式: 原料调配: 工人实行倒班制 工厂主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强化纪律意识 生产流水线广泛应用 工厂统一供应、合理调配 确保机器昼夜运转 协同劳作、便于监督、保证效率和产品质量 迫使工人服从管理 控制生产资料 材料一(在工业革命中)一种新型的工业组织形式就出现了,它的本质不在于使用机器,而是创造了一种新的工作场所。 ……“工厂化”是一个重大的变化,没有工厂化,工业革命就不会那么彻底。———钱乘旦《英国通史》 思考1:结合教材分析,针对工厂生产的特点,如何实现 “工厂化”? 机器大生产 生产规模大 劳动力高度集中 分工细致,严格管理 生产资料归工厂主 工厂生产 工厂制度 材料一:1844 年出版的詹姆士·利奇所写的《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其中有这样几条: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 (1841年,曼彻斯特的一个机器纺工周工资是27先令。1先令=12便士,1英磅=20先令) 第一条 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 第二条 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 第九条 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 第十一条 任何在厂里的工人一经发现和别人说话、吹口哨或唱歌者罚款六便士 2、生产关系的变化:工厂与工厂制度 一、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 思考2:请结合课本与材料,如何看待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制度? 材料二:《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