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er](https://preview.21cnjy.com/files/2024/02/0e/0e7116699567be9661d73089586c55c3.png)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第3课时 结晶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 知道结晶的概念和两种方法,会根据溶解度曲线的走向选择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 2.学会蒸发的实验操作 3.会分析溶解度曲线图上动点移动,混合物中物质的分离 【温故互查】 1.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硝酸钾溶液:(填“变大”、 “变小”或“不变”) 方法 溶质质量 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分数 加溶质 蒸发溶剂无固体析出 降温无固体析出 降温有固体析出 【设问导读】 活动一:结晶 阅读教材P21-22,结合演示实验完成下列问题 从溶液中析出 的过程称为结晶。 结晶方法 实验项目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 取10毫升浓氯化钠溶液于蒸发皿,用酒精灯加热至出现较多晶体时停止加热 2 在一个盛有30毫升沸水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硝酸钾,配制成硝酸钾饱和溶液,将烧杯放在冷水中降温 知识提炼 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物质,一般用 结晶方法; 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一般用 结晶方法。 活动二:蒸发 阅读教材P21,完成下列问题 蒸发实验操作需用到的实验仪器有 。 蒸发操作中,液体不能超过 容积的 ,该实验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目的是 ;当蒸发皿中出现 时则可停止加热。 3.蒸发完成后,应用 将蒸发皿转移到 上。 活动三:动点分析与混合物的分离 一、阅读教材交流展示:结晶实验溶解度曲线图上动点移动 阅读课本第23页:图6-20 冷却溶液析出晶体 分析四个点所对应的溶液的状态、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 ①→②:溶液的状态从 → ,溶质质量分数 ; ②→③:溶液的状态从 → ,溶质质量分数 ; ③→④:溶液的状态从 → ,溶质质量分数 ; 二、混合物中物质分离、提纯 1.除去硝酸钾中的少量氯化钠: 概括:结晶方法是 ,步骤是 、 、 等。 2.除去氯化钠中少量硝酸钾: 概括:结晶方法是 ,步骤是 、 、 等。 【分层训练】 题组一 1.下列方式不可能用于分离饱和溶液中的溶质(固态)和溶剂的是( ) A.过滤 B.蒸发 C.蒸馏 D.结晶 2.下列各组物质可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将它们分离的是( ) A.酒精和水 B.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C.氯化钠和硝酸钾 D.铁粉和铜粉 3.结合教材P20页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结晶方法选择最佳的是( ) A.从硝酸钾溶液中得到硝酸钾晶体,蒸发溶剂 B.从氯化钠溶液中得到氯化钠,降温结晶 C.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冷却热饱和溶液 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降温结晶 题组二 1.下列关于海水晒盐原理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利用阳光照射,使海水升温得到食盐 B.利用海风降温析出食盐晶体 C.利用海水在阳光下发生分解反应制得食盐 D.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得到食盐 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右图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是 (填“甲”或“乙”)。 (2)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3)80℃时,l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 g,该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B烧杯中固体质量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 是 (填“甲”或“乙”)。 题组三 1.右图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⑴ t20C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顺序是_____。 ⑵ 将t20C时三种物质等质量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0C时,析出溶质最多的是 ,无溶质析出的是 。 ⑶ 20℃时,将3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_____g。 ⑷ 若将t10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0C时,则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小明同学绘制了如图所示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当 ℃时,A物质与B物质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