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125441

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5 探究与表达规律教案

日期:2025-11-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45次 大小:2072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北师大,数学,七年级,上册,探究,表达
  • cover
5 探究与表达规律 ●置疑导入 活动:我爱记歌词,播放儿歌《数青蛙》. 当有n只青蛙时,你还能接唱出来吗?其实像这样的有规律的情况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例子,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探索与表达规律”.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儿歌接龙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对规律的探究与表达有了一个初步的接触.建议:让学生一起接唱,到最后当数越来越大时,学生的接唱会有一定的困难,这时引导学生观察规律,从而导入课题. ●悬念激趣 请同学们伸出左手,一起做下面的游戏:从大拇指开始,像如图所显示的这只手那样依次数数字1,2,3,4,5,……,请问数字20落在哪个手指上?   大拇指 食指 中指 无名指 小指 1 2 3 4 5 9 8 7 6 10 11 12 13 17 16 15 14 ……   当学生说出数字20刚好落在无名指上后,教师继而追问:你们能很快地说出数字100落在哪个手指上吗?1 000呢?你能迅速找到规律吗? 【教学与建议】教学:通过游戏创设问题情境,同时让学生初步体验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建议: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采用画图、列表等方法进行思考、讨论. *命题角度1 图形中的规律探索 图形中的规律探索应先观察图形的变化趋势,用含有字母的代数式表示出来,最后用代入法求出特殊情况的数值. 【例1】用三角形、四边形和六边形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拼图案,则第n个图案中的三角形有(A)      A.(4n+2)个 B.(4n-2)个 C.(4n+3)个 D.(4n-3)个 【例2】按如图所示的规律搭正方形:搭一个小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搭两个小正方形需要7根小棒,搭100个这样的小正方形需要小棒__301__根. *命题角度2 日历中的规律探索 【例3】如图是某月份的日历,现用一长方形在日历中任意框出4个数,请用一个等式表示a,b,c,d之间的关系__a+d=b+c__. 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命题角度3 数字的规律探索 探求数字间的规律的方法:(1)看是不是连续的整数、奇数或偶数;(2)探究相邻两个数的差是否存在规律;(3)探究后面的数与前面的数之间的关系. 【例4】观察下列各数:,,,,…,它们是按一定规律排列的,则第n个数是(A) A. B. C. D. 【例5】如图,将从1开始的自然数按以下规律排列,例如位于第3行、第4列的数是12,则位于第45行、第7列的数是__2__019__. *命题角度4 数式的规律探索 探索数式中的规律,根据所含代数式的系数、指数、分子、分母的规律,注意数通常具有反映式子序号的作用. 【例6】已知a1=3+1,a2=32+2,a3=33+3,a4=34+4,…,则an=(A) A.3n+n B.3n C.3n+3 D.3+3n 【例7】(1)用“>”“<”或“=”填空: 52+32__>__2×5×3; 32+32__=__2×3×3; (-3)2+22__>__2×(-3)×2; (-4)2+(-4)2__=__2×(-4)×(-4); (2)观察以上各式,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吗?用一个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上述规律. 解:观察以上各式,知:a2+b2≥2ab. 高效课堂 教学设计 1.经历探索数量关系、运用符号表示规律、通过运算验证规律的过程. 2.会用代数式表示简单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探索实际问题中蕴含的关系和规律. 探索出问题中的规律. 活动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日历是我们生活中接触到比较多的,日历中的数字有一定的规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探索和表达规律. 活动二:实践探究 交流新知 【探究】图形中的规律 日历如图所示: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1)日历图的套色方框中的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结论:前后两个数字之间相差__1__,上下两个数字之间相差__7__. (2)该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