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227887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单元测试(含解析)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83233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单元,第三,历史,文化交流,必修,选择性
  • cover
第三单元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下表显示美国和欧洲咖啡进口份额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 1850年—1900年,美国和欧洲在世界咖啡进口中所占份额(5年平均值) 年份 美国所占份额(%) 欧洲所占份额(%) 美国人均消费量(磅) 1800 1.0 93.0 ——— 1851—1855 28.2 65.0 ——— 1861—1865 17.5 75.0 ——— 1866—1870 24.9 69.0 5.01 1876—1880 47.6 34.7 6.93 1896—1900 62.4 31.9 9.93 ———资料来源:Bacha and Greenhill ( 1992),passim;and Ukers (1935),p.529. A.南美洲咖啡种植面积持续扩大 B.此时期大量欧洲移民涌入美国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发展充分 D.美国南北战争引发了市场变化 2.《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提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再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为迷惑。”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A.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 B.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 C.全球化加剧国家之间移民问题的矛盾 D.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 3.有学者认为,来自亚洲腹地的蒙古人征服的规模无与伦比……亚洲和大部分欧洲的政治组织都变换了,许多地区的人民被灭绝或四散……横越欧亚大陆的道路由一个政权所控制,旅行变得安全了。其在强调蒙古西征( ) A.规模无与伦比 B.加强中西交流 C.创造空前统一 D.促进西学东渐 4.1902年,乔治·梅里爱执导的电影《月球旅行记》在14分钟的时间里,讲述了一个从发明机器到登陆月球再到凯旋而归的完整故事。当满脸含笑的月亮,突然被一颗炮弹射中脸颊,神色顿时沮丧下来,很萌很可爱。这可用于说明( ) A.大众传媒的多元价值 B.国际局势的日益动荡 C.航天事业的迅猛发展 D.太空领域的大国竞赛 5.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的迁徙,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下列选项与如图中“乙”处族群相关的是( ) A.率先掌握了冶炼铁器的技术 B.奠定了分科教育的基础 C.制定了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 D.首次统一西亚北非文明 6.如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即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据此可以推断,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 ②大量土著居民被贩卖到欧洲 ③多种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造成严重污染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20世纪70年代末,新加坡发起了全国范围的“文化再生运动”,融合进东方的儒家理念、印度人的气质、马来西亚人的风俗以及西方的理性精神,使得国内各民族的文化传统都能够在新加坡文化中有所体现。此举意在(  ) A.抵制外来文化侵装 B.维系移民社会安定 C.消除不同民族差异 D.确立儒家正统地位 8.19世纪60年代以前,清廷认为迁居海外无异于“弃绝王化”,不仅禁止移民,而且对回国者严加制裁。1877年,清廷任命当地华侨领袖为新加坡首任领事,并于1893年正式解除了“华侨海禁”。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清廷 A.对地方控制能力不断下降 B.受制于列强政治裹挟 C.对华侨经济实力有所考量 D.不堪巨额赔款之重负 9.2005年3月,旅日华侨组织斥巨资在日本横滨中华街兴建妈祖庙,采用中国传统八角形建筑风格。2017—2018年,“妈祖下南洋·重走海丝路”活动连续两年举行,妈祖金身(塑像)巡游了马来西亚、新加坡和菲律宾等地,盛况空前。这反映出( ) A.亚洲文化产业蓬勃发展 B.中国睦邻外交成就显著 C.民间信俗助力中外交流 D.华侨资本主导文化传播 10.20世纪70年代,西欧国家相继采取多元文化主义政策,推行不同文化群体的和谐相处。但21世纪以来,一些国家又转向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