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课题 认识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起始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及其运算、整式的加减等内容,为学习一元一次方程奠定了基础。从知识的相关性角度看,一元一次方程为以后的一次函数、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等知识点埋下了伏笔。教科书提供了多个实际问题,通过对这些实际问题的分析,最终归结为用方程表达其中的等量关系,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到建立方程的过程,从而让学生初步感受方程的多样性,更好地突出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有效模型的意义,更好地突出方程在建模学习中的方法价值,为后续其它方程模型的学习铺路搭桥。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方程与方程的解的概念;2.借助类比、归纳的方式概括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在概括的过程中体验归纳方法。 重点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分析、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列出方程,并总结所列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难点 1.由特殊的几个方程的共同特点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体会类比思想;2.从现实情境建立方程模型思想。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一、展示篮球比赛图片及文字,问:同学们喜欢篮球吗?某校篮球比赛决赛中,甲同学和乙同学在比赛中一共进球13个,其中甲同学的进球个数比乙同学的进球个数少3个。提问:(1)乙同学进球多少个?(2)能用方程解决吗?(3)什么是方程呢?板书方程的概念。(4)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呢?(引题) 1.学生观察屏幕图片及文字,自主思考,并将结果写在草稿纸上;2.回忆方程的概念。3.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篮球是学生们比较喜欢的一项体育运动,通过比赛中两人的进球个数,反应出现实生活中蕴含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与生活,并且向学生渗透篮球团队精神如同一个班级良好的团队精神。 讲授新课 二、1.多媒体教材第130页最上方的彩图。如果设小彬的年龄为x岁,那么“乘2再减5”就是 ,因此可以得到方程: .2.小颖种了一株树苗,开始时树苗高为40cm,栽种后每周树苗长高约5cm.大约几周后树苗长高到1m?如果设x周后树苗长高到1m,那么可得到方程: .3.甲、乙两地相距22km,张叔叔从甲地出发到乙地,每时比原计划多走1km,因此提前12min到达乙地。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多少千米? 设张叔叔原计划每时行走x km,实际每小时行走_____km;(1)原计划用的时间 h,实际用的时间 h(用含有x的代数式来表示);(2)张叔叔为什么会提前12min到乙地?(3)等量关系是: ; (4)可得到方程: .4.某医院十一月份使用的口罩比十月份使用的口罩量下降20%,两个月一共使用了10000只口罩,请问十月份共使用了多少只口罩?5.列出方程观察方程,形成概念(1)哪些是你熟悉的方程?(2)这些方程含有几个未知数?(3)这些的次数是几次的?(4)根据小组讨论的结果,总结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练一练: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的打“√”,不是的打“x”(以砸金蛋的方式呈现以下六个方程)(1)x=2(2)3x+4=5x-1(3)(4)x-2y=4(5)(6)x(x+10)=56教师再次强调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关键点。三、方程的解讨论:对于方程来说,能使它成立吗?呢?归纳: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四人小组做猜年龄游戏,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成果;小组之间相互评价,共同得出结果。1.自主思考,独立列出方程;2.举手发言,分享自己在列方程中的方法;3.所列方程不同时,举手发言不同之处。回忆路程、速度、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完成对应的空,在学生基本完成解答的基础上,请几名学生汇报所列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