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1935883

《蜀相》课件

日期:2024-06-16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4276559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蜀相,课件
  • cover
课件49张PPT。在这个地方,有一副对联。联曰: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 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 河南南阳市的卧龙岗 他是谁?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辅佐刘备振兴汉室,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了与曹魏、孙吴三足鼎立的局面。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又辅佐他的儿子刘禅,多次出师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积劳成疾,最后死于军中,实现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赢得了后世人们的景仰和推崇。 《蜀相》杜甫杜甫(712—770)    字____,自称_____。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____”,是我国古代诗歌的现实主义高峰。杜甫也被誉为“____”。 在艺术上,他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风格_____;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著有《_____》。 知识回顾子美少陵野老诗史诗圣杜工部集沉郁顿挫杜甫草堂 杜子美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 此诗作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杜甫避乱成都的次年春天,安史之乱仍未平息,唐王朝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唐肃宗信任宦官,猜忌如杜甫这样真正忧国忧民的文人。 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苦闷彷徨。入蜀后他便怀着崇敬的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并创作了一系列赞扬诸葛亮的诗篇,借此抒发自己的怀抱,《蜀相》为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写作背景简介听读全诗,体会全诗的感情基调如何? 蜀 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 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 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感伤 叹惋 思考:诗歌的感情基调是感伤的、叹惋的,那我们在诵读时该怎样来表现呢?是读得快还是读得慢,是读得激昂还是读得低沉? 要读得稍慢,读得深沉,读出点感伤。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诗歌中最能表现出诗人感情的是前半首还是后半首?表现出什么感情呢?思考:?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这两句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呢?诸葛亮的人物形象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有何特点呢?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诸葛亮的宏伟业绩诸葛亮的忠心报国思想情感:称颂崇敬仰慕阅读提示称赞侧面烘托诸葛亮的才智和抱负。 诸葛亮虽然雄才大略,功业昭著,但最终却没有完成自己的事业,这就不能不使人为之叹惋了。至此诗人水到渠成的写下了下面的千古名句: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这句诗中的思想情感又是怎样的呢? 深沉、叹惋、感伤的思想感情。 这里的“英雄”是指怎样的英雄?是成功的英雄还是失败的英雄,是指成就了事业的英雄还是指壮志未酬的英雄? 是指失败的英雄,所以说这句诗写出了历史上一切事业未竟的英雄人物对其壮志未酬的深深遗憾和共鸣。 这里的英雄有没有包括老杜自己呢? 杜甫是一位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有远大抱负的诗人。杜甫想做宰相,本着“致君尧舜上,更使风俗淳”的政治抱负,却无机会,老杜政治上一无所成,但仍忧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