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74398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解析版)

日期:2025-09-21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试卷 查看:44次 大小:11619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年高,三上,学期
  • cover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末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非选择题两大题。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一大题时,选出每小题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二大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考古发现,距今约5500年前,在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晚期和长江下游地区的安徽凌家滩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出土的玉人姿势都是双手并拢捧在胸前,非常相似。这说明当时( ) A. 区域之间可能存在信息交流 B. 先进文化因素向中原地区汇聚 C. 开始出现“以玉为美”的观念 D. 中原文明对周边地区文化辐射 2. 据研究,战国时期,六国之人把秦称为“虎狼之国”或“虎狼”,如苏秦、游腾、屈原等,至秦末及西汉时亦然。相反,六国合纵称为“纵亲”,背弃了合纵关系被称为“负亲”。这些称谓主要反映出( ) A. 秦国商鞅变法存在不足 B. 秦国儒家文化相对落后 C. 六国与秦在文化心理上的对立 D. 东方六国地区严格遵守宗法制 3. 西汉时,除汉武帝曾四次亲自受计外,并无皇帝受计与召见计吏的惯例。东汉光武帝时起,计吏到京后,在向司徒、司空上计后,还要参加次年正月旦的朝贺大典,受皇帝接见,并回答皇帝提问。汉代郡国上计制度的变化( ) A. 便于皇帝加强对地方的掌控 B. 维持了汉帝国的有效运转 C. 抑制了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 完善了地方官吏监察制度 4. 如表中内容是关于唐朝政府与回纥关系的信息(部分),据表中信息可判定的史实是( ) 内容 出处 (唐高宗)永徽二年,贺鲁破北庭,诏将军梁建方、契苾何力领兵二万,取回纥五万骑,大破贺鲁,收复北庭。 《旧唐书》 宁国公主出嫁时,唐肃宗李亨特颁诏令日:顷自凶渠作乱,宗社阽危,回纥特表忠诚,载怀奉国。所以兵逾绝漠,力徇中原,亟除青犊之妖,实赖乌孙之助。而先有情款,固求姻好。今两京底定,百度惟贞,奉皇舆而载宁,缵鸿业而攸重。斯言可复,厥德难忘。 《唐大诏令集》 A. 唐朝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有所缓和 B. 唐朝面临着严重的边疆危机 C. 回纥对唐朝统治稳固有突出贡献 D. 陆上丝绸之路实现畅通无阻 5. 宋元时期,油菜在我国南方广泛栽培。南宋《务本新书》记载:“十一月种油菜。稻收毕,锄田如麦田法。即下菜种,和水粪之,芟去其草,再粪之。雪压亦易长,明年初夏间,收子取油。”元代《农桑衣食撮要》也记载“九月种油菜,宜肥地种之,以水频浇灌,十月种则无根脚。”这表明,宋元时期( ) A. 农民兼顾土地养护和利用 B. 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 出现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 D. 榨油技术得到较大提升 6. 如表鸦片战争前后民夷冲突统计表(部分),表中所述现象( ) 夷人肇事 国人肇事 中英冲突 群体性冲突 战争前 9 2 6 0 占比 81.8% 18.2% 54% 战争后 2 14 16 8 占比 125% 87.5% 100% 50% A. 充分说明民众固守传统华夷观念 B. 凸显了民众的国家认知与民族情感 C. 反映了晚清外交制度变革的复杂性 D. 揭示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必然性 7. 中国外交表现出“第一次之进步”,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在与列强交涉中“始争终让”的外交惯例,维护了中国的国家尊严。在国内,“国民觉知强权虽强亦不能全灭公理,宜力图自决,起为废约运动。”与这一外交“进步”密切相关的史实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国民革命 8. 1938年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制定《教育计划与国防计划之联系方案大纲》,规定高等教育宜添授国防教材,如中文科添授近百年外交史之研究;中等教育须重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