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397021

江苏省2024年中考历史夺冠定位卷(三)(含答案)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7505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江苏省,2024年,中考,历史,夺冠,定位
  • cover
江苏省2024年中考历史夺冠定位卷(三) 一、选择题 1.长江和黄河作为我国最重要的两条河流,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孕育出了华夏文明。距今约7000﹣6000年在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定居下来并从事原始农耕生活的分别是(  ) A.元谋人和山顶洞人 B.山顶洞人和河姆渡人 C.北京人和山顶洞人 D.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 2.“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人类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要与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共存。如图所反映的传说是(  ) A.大禹治水 B.精卫填海 C.女娲造人 D.夸父追日 3.《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其中“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迁夏社。汤伐夏,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这段话反映的主题是(  )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B.夏商周的更替 C.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早期文明的起源 4.白露忙割地,秋分把地翻,寒露收山楂,霜降刨地瓜。此谚语反映了二十四节气有利于(  ) A.提高文化底蕴 B.指导农业生产 C.提升教育水平 D.开展水利建设 5.《后汉书 蔡伦传》记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材料体现蔡伦(  ) A.发明了造纸技术 B.提高了造纸成本 C.完善了造纸流程 D.扩大了造纸原料 6.《史记 过秦论》记载:“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是以陈涉……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这段史料适合用于研究秦末农民起义的(  ) A.经过 B.原因 C.特点 D.影响 7.象棋是由两人轮流走子,以“将死”或“困毙”对方将(帅)为胜的一种棋类运动。根据棋盘,请你判断一下这种游戏的产生与下列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 A.牧野大战 B.晋楚争霸 C.吴越争霸 D.楚汉之争 8.《齐民要术 序》中写道:“起自耕农,终于醯醢(xī hǎi),资生之业,靡不毕书。”(释文:醯(即醋)醢(用鱼肉制成的酱),从耕种田地之术到酿造、腌制之法,帮助谋生的经验技术,无不都写在书里)。这主要体现了贾思勰(  ) A.民生为本 B.因地制宜 C.不畏艰辛 D.注重创新 9.有同学对“西晋和东晋的历史”进行了比较(如表)。能证明“东晋是西晋的延续”这一说法的依据是(  ) 西晋和东晋的历史的比较建立者起止时间都城推翻者重大事件 建立者 起止时间 都城 推翻者 重大事件 司马炎(西晋) 266﹣316 年 洛阳 匈奴人 少数民族内迁 司马睿(东晋) 317﹣420年 建康 刘裕 淝水之战 A.都被少数民族所消灭 B.起止时间上的延续 C.都城都位于中原地区 D.建立者属于一个家族 10.史学界一向认为,“安史之乱”是唐代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有学者认为这一观点有失偏颇,安史之乱后,江南的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长足发展,成为全国的财政和经济的中心;唐后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超过了唐前期。由此可知,对唐朝安史之乱的认识(  ) A.缺乏史料无法形成统一结论 B.随着研究视野拓宽更趋全面 C.受学者的主观感受影响较大 D.只有一种观点是正确合理的 11.央视《国宝大会》(第二季)“舟楫千里”节目介绍:隋炀帝开了许多新的河道,连接了原有的自然和人工河道,开通了一条北到涿郡、南到余杭的最主要的交通大动脉。该“大动脉”指(  ) A.都江堰 B.赵州桥 C.大运河 D.长城 12.《朱子语类》记述道:“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作者认为北宋制度设计(  ) A.达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B.提高了政府机构的行政效率 C.根本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