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456571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整体学习任务设计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6次 大小:4070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 第八单元“中外经典童话”学习任务设计 一、单元教材解读 本单元的单元导语是“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由此可知本单元是“童话”单元。选文涵盖中外经典童话,节选了我国作家张天翼的《宝葫芦的秘密》的开头部分,故事讲了主人公王葆小时候听奶奶讲了许多宝葫芦的故事,自己也希望拥有一个这样无所不能的宝葫芦。英国作家王尔德的《巨人的花园》,巨人和花园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起初花园一片萧瑟,异常寒冷,这是由于巨人不想让孩子们踏入自己的花园,后来巨人意识到春天的到来离不开可爱的孩子们,他又开始喜爱孩子,花园也变得温暖起来。丹麦作家安徒生的《海的女儿》,课文节选的是原作的开头部分,写了小人鱼对人类的世界充满向往。这些故事都被赋予了奇妙的想象,是童年时期陪伴孩子成长的“大人物”。他们都拥有非凡的能力,有着真善美的形象。其中,《宝葫芦的秘密》和《巨人的花园》是精读课文,《海的女儿》是略读课文,这三个故事让读者从不同角度对“真善美”有所思考。除此之外,还编排了习作《故事新编》。 (一)阅读训练要素 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童话在儿童文学作品中占有着相当大的比例。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对大自然中的事物进行描摹,其形象性、幻想性和故事性是其他文学作品不可比拟的。对童话的品读要求在一到四年级的统编教材中都有所设计,只是不同学段品读的要求不同。这种安排是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从低年段的“读”到三年级的“感受丰富的想象”,再到四年级的“感受童话的奇妙,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并没有明确提出具体的阅读方法,那么如何“体会人物真善美的形象”呢?通读本单元选文、课前导语、课后习题、“语文园地”中的“交流平台”以及“词句段运用”,不难发现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把打动你的地方多读几遍,和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三篇选文都可以用上这种阅读方法。《宝葫芦的秘密》课后第一题为“默读课文,说一说王葆为什么想要得到一个宝葫芦?”《海的女儿》中,课前导语也有这样的阅读提示。 2.抓住关键语句、情节,体会童话中奇妙的想象。在四上神话单元学生已经有过学习体验,课后的阅读链接中,教材利用阅读气泡提示学生“我从燧人钻木取火的故事中感受到了不同的神奇”。本单元的交流平台中也给了学生具体的范例,如《巨人的花园》里,“巨人悄悄地走到他后面,轻轻抱起他,放到树枝上。这棵树马上开花了,小鸟们也飞来歌唱。”从这两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原本凶狠的巨人变成了一个和善的人,体会到故事的神奇。 3.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作者王尔德笔下的《巨人的花园》是一个无比神奇的花园。一开始,花园景色优美,但当巨人挂出“禁止入内、违者重罚”的布告牌,孩子们便不能再到花园里玩了,花园中的小鸟不再歌唱,桃树不再开花,而雪、霜、北风、雹等冰冷的角色却在花园中狂欢。后来,巨人受到触动,把小男孩抱到树枝上,花园又恢复了往日的勃勃生机。文中的景色、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都十分传神,适合学生朗读。在朗读中,能够边读边想象花园奇幻的景象,并内化语言。 4.故事延展,拓展阅读。《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了整本书的开头部分,课后习题中就有这样的选做题:“当王葆真的得到了一个宝葫芦时,他逐渐认识到靠宝葫芦不劳而获,带给他的不是幸福,而是烦恼。这是怎么回事儿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海的女儿》节选了开头部分。文章导语部分引导学生“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完整地读读这篇童话”。 5.以上学习方法多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