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鲁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7.1.5两栖类和爬行类同步练习 1.下列关于两栖动物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大鲵、蝾螈、蟾蜍都属于两栖动物 ②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③由于环境污染和水域面积缩减,两栖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减少 ④抱对提高了青蛙的受精率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箭毒蛙是两栖动物,能产生很强的毒素,在自然界中一般没有天敌,但其种类和数量正在减少,不少已被列入濒危物种红色名单。导致箭毒蛙减少的原因不包括( ) A.水域环境减小 B.水域环境污染 C.天敌捕食 D.栖息地被破坏 3.下列动物中,属于两栖动物的是( ) A. B. C. D. 4.爬行动物在进化上比两栖动物高等的特征是( ) A.用肺呼吸 B.头部后面有颈 C.产大型的硬壳卵 D.能在陆地上爬行 5.娃娃鱼区别于鱼的主要特征是 A.成体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有脊柱 D.体温不恒定 6.下列有关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昆虫一般是具有三对足两对翅的节肢动物 B.无脊椎动物约占动物种数的95% C.鲫鱼的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 D.扬子鳄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因此属于两栖动物 7.与青蛙相比,蜥蜴是真正的陆生动物,最主要的原因是 A.体温恒定 B.体表干燥 C.生殖发育完全摆脱对水的依赖 D.会在陆地上爬行 8.关于两栖动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蝾螈、大鲵和蟾蜍都是两栖动物 B.两栖动物的成体虽然生活在陆地上,但不能离水太远 C.两栖动物是从水生过渡到陆生的脊椎动物 D.既能在陆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动物是两栖动物 9.“义乌小鲵”目前仅见于浙江省少数地区,属于中国稀有两栖动物之一,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13年濒危特种红色名录。下列关于“义乌小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无脊椎动物 B.受精方式为体内受精 C.其发育方式是完全变态发育 D.生长发育与细胞分裂、生长、分化有关 10.下列属于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是恒温动物 B.都是陆生脊椎动物 C.都在水中产卵 D.生殖方式都为卵生 11.下列那组动物不是爬行动物( ) A.恐龙 B.避役 C.蜥蜴 D.蝾螈 12.下列关于动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叙述 ,错误的是 ( ) A.蚯蚓身体分节与躯体运动灵活相适应 B.昆虫有两对翅与飞行生活相适应 C.鲫鱼身体呈流线型与水生生活相适应 D.两栖动物成体用皮肤呼吸与水陆两栖生活相适应 13.鳖俗名“甲鱼”,营养价值很高。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 B.水陆两栖,属于两栖动物 C.产的卵外有坚韧的卵壳 D.体表的鳞片上有滑滑的黏液 14.唐代吕洞宾《五言》中其中一句是:鼎内龙降虎,壶中龟遣蛇。其中不属于爬行动物的是( ) A.恐龙 B.虎 C.龟 D.蛇 1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下列关于青蛙的叙述,你不认同的是( ) A.青蛙的鼓膜可以感知声波 B.青蛙的皮肤裸露且能分泌黏液 C.青蛙的体色与周围环境颜色接近 D.青蛙的肺发达,完全能适应陆地生活 16.蝾螈的幼体和成体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鰓、肺 B.肺、肺和皮肤 C.鰓、肺和皮肤 D.肺、肺 17.俗话说“蛙满塘,谷满仓”,青蛙是“田园卫士”。青蛙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 A.青蛙体表无覆盖物,失水较快 B.青蛙的呼吸依赖肺和皮肤两种器官 C.在水中或陆地都没有足够的食物 D.身体散热差,不能长时间留在水中 18.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生物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这些生命观念已深深印入你的脑海,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水螅的外胚层细胞分化为刺细胞,利于避敌和摄食 B.蚯蚓的身体分节,运动灵活 C.侧线是鱼类的特殊感觉器官 D.青蛙在冬眠时主要用肺呼吸 19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