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1溶液的酸碱性 同步练习 一、多选题 1.下列是四位同学分别设计的实验方案,你认为可行的是 A.取少量白色固体溶于水,向所得的无色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证明该白色固体化合物一定是碱 B.取某无色溶液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白色沉淀不溶解,证明该无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 C.仅用水即可一次性鉴别出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三种白色固体 D.取白色固体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微热,产生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2.下列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溶于水时会有明显的放热现象 B.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无色气体 C.向稀盐酸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覆盖一层紫红色的固体铜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能支持燃烧,可作燃料 B.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敞口放置,石灰水表面会有一层白膜生成 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某无色溶液呈现红色,该溶液中一定溶有二氧化碳 D.人与动物的呼吸作用都属于缓慢氧化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青霉素的药瓶、注射器和眼药水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用于检验二氧化碳的性质。缓缓推动注射器活塞,滴入稀硫酸后,在眼药水瓶中即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中也可用浓盐酸代替稀硫酸 B.上下两片滤纸条变红,只能证明CO2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C.该实验能验证二氧化碳通常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D.该微型实验具有所用药品量少,现象明显,操作简单等优点 5.下表中各组物质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需要鉴别的物质 鉴别方法 A 稀盐酸、氯化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滴加石蕊溶液 B 硫酸钾、硫酸钡、碳酸钙 加入足量的水 C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 D 铁粉、木炭粉、氧化铜粉末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 A.A B.B C.C D.D 二、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钢铁表面涂油可防止生锈 B.有颜色的植物均可制成酸碱指示剂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农业上可采用喷灌、滴灌等方式节水 7.实验测得人体内一些液体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胃液: B.唾液: C.血浆: D.乳汁: 8.下列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比较纯金属和合金的硬度 B.探究去除油污的方法 C.无色酚酞溶液与碱溶液混合 D.海水晒盐 A.A B.B C.C D.D 9.某种牵牛花清晨呈粉红色,下午变为蓝紫色,原因是清晨该牵牛花细胞内CO2含量较高,细胞液呈酸性;下午细胞内CO2含量较低,细胞液呈中性或弱碱性。由此推测,该牵牛花中含有能变色的物质,这种物质的性质类似于( ) A.碘溶液 B.石蕊试液 C.酚酞试液 D.硫酸铜溶液 10.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二氧化锰鉴别水和双氧水 B.用肥皂水鉴别蒸馏水和氯化钙溶液 C.用酚酞试液鉴别稀盐酸和食盐水 D.用相互刻划的方法比较铝和硬铝的硬度 11.已知下列物质的pH范围,其中显酸性的是( ) A.食醋(3~4) B.海水(8~9) C.肥皂水(10~11) D.洗涤剂(12~13) 1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试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再将其悬挂于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如图)放置一个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酚酞试液;浓氨水 B.酚酞试液;浓盐酸 C.石蕊试液;浓氨水 D.石蕊试液;浓盐酸 13.“检测土壤浸出液的酸碱性”实验操作示意图如下,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土壤加水搅拌 B.过滤 C.检验酸碱性 D.测定pH 14.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 A.水 B.石灰水 C.稀硫酸 D.氯化钠溶液 15.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