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章:机械能及其转化思维思维导图及单元测试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在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钢球从高为h的斜槽上滚下,在水平面上运动到B处撞击木块,撞击后经历一段路程s后小球和木块在C处停了下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小球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木块的动能越大 B.小球在A、B、C处机械能分别为EA、EB、EC,则EA=EB=EC C.小球推着木块由B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小球给木块的推力变小,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变小 D.小球推着木块由B处运动到C处的过程中,若此时重力消失,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和木块将一起在水平面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 2.如图所示,运动员蹦床比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运动员从高处落下,刚接触蹦床时运动员的速度最大 B.运动员离开蹦床后仍可向上继续运动,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的作用 C.当运动员从高处下落至蹦床的最低点时,速度变为0,此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D.运动员下落接触到蹦床到发生最大形变的过程中,运动员动能先增加后减少,蹦床弹性势能一直增加 3.中国的航空母舰———辽宁舰,实现了中国的航母梦。辽宁舰常规海上训练如图所示,下列对辽宁舰及舰载飞机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辽宁舰的航行速度比舰载飞机飞行慢的多,所以辽宁舰的惯性比舰载飞机小得多 B.航母在大海中航行时,舰载飞机起飞后,航母受到的浮力仍不变 C.舰载飞机水平飞行时,机翼上下表面的空气压强不相等 D.舰载飞机匀速升空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4.2021年中国航天丰收年,三名太空宇航员出差三个月后重返家园,代表着我国航天事业迈入新篇章。如图1所示是卫星在随火箭加速上升的情景。如图2所示是人造地球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离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最远的一点叫远地点。下列说法正确的( ) A.如图1卫星加速上升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B.如图2人造地球卫星运行中,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时机械能减小 C.如图2人造地球卫星运行中,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势能增大,速度减小 D.图1、图2中卫星的机械能都不变 5.如图甲,大小相同的水平拉力F分别拉着物体M、N在不同的水平地面上做直线运动,此过程M、N的动能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用GM和GN、fM和fN、PM和PN分别表示M、N所受的重力、摩擦力和拉力拉动物体M、N功率的大小,下列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 A.如果GM < GN,M物体表面一定比N物体表面光滑 B.相同时间内,拉力F分别对物体M、N做功相同 C.fM与 fN 一定大小相同 D.PM > PN 6.“嫦娥四号”探测器于 2018 年 12 月 8 日成功发射,进入奔月轨道。12 月 12 日,顺利完成“太空刹车”,进入环月轨道。2019 年 1 月 3 日上午 10 时 26 分,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如图所示,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探测器通过接力避障的方式下降至 100 米左右悬停,通过地形的最优识别方法找到安全区域降落。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发动机熄火后,火箭仍能继续向前飞行,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 B.“太空刹车”过程中,火箭向前喷出燃气,利用了二力平衡 C.探测器关闭发动机绕月运动,从近月点向远月点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保持不变 D.为了增加着陆的安全性,探测器悬停时,不受力的作用 7.如图所示,无人机充当巡查员在匀速下降的过程中,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重力没有做功 B.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C.机械能保持不变 D.无人机受到的合力为零 8.如图所示,将一木块放在弹簧上,用手压木块,弹簧被压缩,迅速松手后木块被向上弹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手压块时弹簧被压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B.松手后木块的动能大小不变 C.手压着木块静止时,手对木块的压力和弹簧对木块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