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19532780

统编版语文(五四学制)六年级下册第12课《金色的鱼钩》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10-26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9次 大小:175481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28张,课件,金色的鱼钩,12课,下册
  • cover
(课件网) 金 色 的 鱼 钩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 红军过草地 红军过草地 进入草地前,红军想尽一切办法筹粮。将青稞脱壳搓成麦粒,再碾成面粉炒熟,便成了干粮炒面;宰杀马匹、牦牛,做成肉干以备食用;在藏民带领下寻认野菜,供过草地之需;还要准备烧酒、辣椒或辣椒汁御寒。虽然尽了最大努力,红军筹到的粮食还是不够全军之用。每个人最多带有8至10斤,一般的带有5至6斤,有的只有3、4斤。粮食不足,使红军在过草地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红军进入草地不久就断了粮,战士们跋涉在茫茫草地上,到处只见野草和污浊的水洼。没有吃的,同志们就挖野菜,把枪套、皮带烧焦了,割成小块吃,可就是这样的东西,在草地里也成了不错的伙食,最后大家把缴获的敌人的皮鞋都吃光了,然而战士们的身体还是越来越虚弱,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有些同志踉踉跄跄地走着走着,突然一头栽倒,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学习生字 汤 锅 喉 弥 涯 疙 瘩 蹲 奄 兜 tānɡ ɡuō hóu mí yá ɡē da dūn yǎn dōu 认读下列词语: 颧骨 两鬓 驼背 威胁 合拢衰弱 青稞 收敛 搀扶 回味抽噎 熬过 蚯蚓 严峻 勉强情绪 念叨 粗糙 瞻仰 弥漫斑白 严厉 红锈 宿营地 搪瓷碗 奄奄一息 无边无涯 喜出望外 热气腾腾 昏迷不醒 奄奄:形容气息微弱。 一息:表示只有一口气。 形容临近死亡。 奄奄一息 无边无涯: 没有边际。 收敛:减弱或消失。 本课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稞 熬 唉 敛 搀 奄 锈 课 棵 颗 稞 掩 淹 腌 奄 俺 课本 花棵 颗粒 青稞 掩护 淹没 腌鱼 奄奄一息 俺们 用较快的速度读课文 思考: (1)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理清课文的叙述顺序 课文以什么为线索? 各部分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 再读课文,做好批注: 1、什么地方最能打动你,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有感情地读一读。 2.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思考: 文章主要写的是老班长,题目为什么却叫“金色的鱼钩”呢? 这篇课文运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鼓舞和震撼。 这篇课文运用了( )描写,( )描写,( )描写,( )描写等手法,塑造了( )高大光辉的英雄形象,让我们为老班长 ( )和( )的革命精神而深受感动,倍受鼓舞和震撼。 语言 动作 神态 心理 老班长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文中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从课文中摘录出描写老班长外貌的语句。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合不拢眼 喜出望外 皱起眉头 皱纹舒展 露出笑意 小组合作讨论: 这四个词语是描写老班长的什么的? 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 课文几次写到了喝鱼汤?每次分别是什么情景?从中看出老班长具有怎样的闪光品质。 啊! 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