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 小粒子与大宇宙定向练习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物理教研组 考生注意: 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 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 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体分子间距一定大于气体 B.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C.气体分子间有较大的斥力,所以气体流动性强 D.物质从气态变到固态,分子热运动会变慢直到停止 2、下列事例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擦黑板时,粉笔灰在空中飞舞 B.扫地时,阳光下看到微小尘埃不停地运动 C.炒菜加点盐后,菜就有了咸味 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 3、下列实验中,用来演示分子间有作用力的实验是( ) A. B. C. D. 4、吸烟和被动吸烟都有害健康,因此我们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可以防止人们被动吸食“二手烟”,“二手烟”被吸食的主要原因是烟的( ) A.分子很小 B.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分子间有引力 5、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方式之一为飞沫传播,飞沫一般是直径大于5微米的含水颗粒,可以通过一定距离(一般认为1~2m)进入易感粘膜表面,一般不会长时间存留在空中。为此人要正确佩戴口罩,对易受到污染的物体表面经常进行消毒处理( ) A.飞沫能飞出1m外,是因为飞沫分子在运动的缘故 B.飞沫能附着于物体表面,是因为分子之间有吸引力的缘故 C.健康人戴口罩防止被感染,其防疫策略类似于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以减弱噪声 D.用紫外线可以对受病毒感染的物体进行消毒,是因为紫外线具有热作用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 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 B.液体很难被压缩 C.学校食堂旁边香气扑鼻 D.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雪花在寒风中飞舞,是因为构成雪花的分子在做杂乱无章的热运动 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进行得越快,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剧烈程度跟温度有关 C.气球内的气体对气球有压力作用,说明球内气体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装满石子的瓶子还可装进许多细沙,说明分子之间有距离 8、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马路上尘土飞扬 B.进医院能闻到消毒水的气味 C.打开香水瓶,能闻到香味 D.煮汤时加点盐,汤就有了咸味 9、当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的引力增大,斥力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引力减小 C.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D.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但引力大于斥力 10、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海绵里有很多细孔,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 B.墙内开花墙外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C.只有气体、液体能发生扩散现象 D.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不存在引力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 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0分) 1、如图所示,往细玻璃管内先注入一半的清水,再缓缓注入适量染成红色的酒精,将玻璃管反复颠倒几次,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观察到混合液的液面降低了,该实验说明_____。以下事实也能说明上述结论的是_____。 ①将两块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紧压后,两个铅柱会结合在一起; ②黄豆和芝麻混合后总体积小于混合前的总体积; ③对厚壁钢瓶内的油施加高压后,瓶内的油会从瓶壁渗出。 2、新冠病毒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传播,医院里每个角落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